每周财经要闻(2010.12.27-2011.1.2)


一、宏观经济

住建部:热点城市房屋限购令将加强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北京召开年终工作会议上,住建部部长姜伟新表示,2011年住建系统要抓好的第一项工作就是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

  明年在加强调控方面,住建部明确了重点,就是在支持自住性、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同时,抑制投资和投机性购房,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同时会同监察部对省、市人民政府稳定房价工作进行考核,对于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进行约谈直至追究责任;增加住房有效供给,配合国土在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地的同时,切实保障普通商品住房的用地供应。继续大力规范和监管房地产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除此之外,住建部还会打击捂盘惜售的行为,同时抑制境外热钱进入房地产市场,特别在一些热点地区和热点城市,房屋的限购令将进一步的加强。

  从进入11月份之后,包括像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都出现了新的一轮房地产热潮,不仅出现了楼价进一步的上升,而且在个别城市还出现了新的地王,这都表明第二轮的房地产调控目前来看效果并不是非常的理想,如果房价进一步上涨或者是土地的供应进一步的如此之火爆,明年相关部门可能会出台第三轮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因为我们知道,明年进入到十二五了,整个房地产经济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其实是很大的,如果这一部分没有处理好的话,可能会整个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仅如此还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转型。因此,房地产的调控应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不仅如此,在最近一段时间里,上层对于房地产调控的政策一直表态说会继续加强调控的力度。由此可见,房地产调控的节奏是不会放缓的,如果还会继续延续新一轮房地产热潮的话,第三轮房地产调控就可能如大家期待的那样出现了。

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两年来首次上调

    就在26日公布年内第二次加息的同时,央行上调对金融机构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其中一年期再贷款利率提升0.52个百分点至3.85%;再贴现率由1.8%上调至2.25%。二者均为两年来首次调整。上一次调整是在20081223日,为了配合当时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下调了两项利率。

1229日晚间,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署名文章称,物价稳定始终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央行两年来首次上调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体现了央行出台一揽子政策工具的紧缩意图。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认为,选择了这样一个通胀预期强烈的时点,目前很明确,就是为了从源头上治理通胀。

关于此次调整对银行的影响,某商业银行资金部人士表示,该行从未办理过再贷款和再贴现业务,也未听说有别的商业银行去申请这个,因为大家的流动性基本还是充足的。因此这两个利率的提高,对银行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他同时指出,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率应该是随着基准利率调整的,大体会维持一个相对平稳的利差。

  但是,社科院经济学博士付立春认为,如果以后存款发生不充足的情况,银行就可能会向央行贷款。

二、行业经济

资源总体偏紧 2011年棉价有望冲击3万元

要论2010年国内商品市场的投资回报排名,棉花当仁不让占据第一。不过,创历史新高的棉花价格对产业链影响深远,包括国家政策对2011年的棉花也将特别关注。因此从投资角度看,棉花在2011年的吸引力将低于有色金属、豆类油脂以及能源化工,甚至也低于软商品中的白糖,一旦缺乏资金的特别垂青,价格上行高度需要审视。

  从目前来看,市场对于2011年棉花种植面积预期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增加幅度多大、天气影响程度、能否弥补国储以及近几年库存消耗情况如何等几个方面。不过笔者从以往历史规律来看,在经历了连续几年的产量缩减、库存大量消耗之后,种植面积必须稳步恢复2-3年,且天气因素相当配合,市场才有望恢复到平衡状态。

 

三、银行业新闻

农行邮储建行群雄抢食农村社保代理

20099月,自新农保试点正式启动,国务院首批确定了320个试点县区,全国覆盖面达11.8%,大约有1500万左右的60周岁以上农村老年人领到基础养老金。到目前为止,已有820多个县区开展了新农保试点。而这部分资金的收缴和发放涉及千家万户,给金融机构提供了一块新的业务。

湖北省政府则采取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对投标金融机构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进行评价打分,最终确定农行为湖北省新农保独家代理金融机构。

农行依托新农保、新农合代理业务能够获得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以农行寿光市支行为例,据其粗略测算,在全市推广代理新农保后,每年可归集社保基金账户资金1.9亿元左右,吸纳参保农民个人存款0.4亿元,且沉淀的资金主要是低成本的存款资金,年存款利差收益278万元。

这样不仅实现了将农村地区闲散资金有效归集,为县域支行每年带来稳定的存款利差收益,而且还将惠农卡与政府信用捆绑在一起,以一种最可信的方式将销售渠道铺设到农民身边,为存贷、理财等业务的发展带来了潜在机会。农行山东分行相关业务人士表示。

除了农行外,农信社、邮政储蓄银行和建行也在参与抢食这一新市场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