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孝”考核干部可能祸国殃民


河北魏县县委书记提出以“德孝”考核干部的主张,近日引起广泛关注。在当地,提拔官员必须有父母及岳父母或公婆的“德孝”意见证明,无德不孝者一律不予提拔,该县已有多名科、股级官员因为“德孝”有瑕疵而未被重用。共产党治吏,竟然祭出封建时代“以孝治天下”的招术,实在是荒唐而可笑。

用这位县委书记的话来说,“一个连亲生父母都不孝顺的人,怎麽能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决不能让不孝敬父母的人得到提拔重用!”在目前道德沦丧的背景下,“德孝”两字确实能打动不少人的心。问题是,指望以“德孝”治政,反腐肃贪,就像拔着头发幻想上月球那样,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不错,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无德不孝者当不成好官,但私德不等于公德,更代替不了官德,谁能担保孝子当官就一定能成为造福一方的清官能官?当年王莽未篡汉前,“宗族称孝,师友归仁”,而一旦得势,“滔天虐民,穷凶极恶”。这种遗臭万年的贪官恶吏,历史上不乏例子,事实证明,孝子可以保国安民,也同样可能祸国殃民。

近年被查处的贪官中也不乏“孝子”。已被处决的原江西副省长胡长清,在位时每次回乡都要大尽孝道,买营养品,亲自送岳父母上医院检查身体,住在岳父母家里,总是睡在地铺上,以致其岳父在得知其桉发后哭瞎眼睛,气绝身亡。这样一位大孝子,最后成为大贪官,让这种人官运亨通,中国岂能不乌烟瘴气,老百姓岂能不遭殃。

如何评价为官者的公德品行,其实老百姓最有发言权,当局放着千千万万的民众不问,偏要去问当官的父母,还要他们出具什么“德孝”意见证明,这样的干部考察简直如同儿戏,自欺欺人。众所周知,中国素有“家丑不外扬”的传统,做父母的谁没有袒护之心,为了儿女仕途,即使儿女“德孝”两亏,也会说成“德孝”双全,谁会向官方出具儿女无德不孝的证明?

更何况,贪官受贿敛财所得,不少是拿去孝敬父母,他们冒着贪污腐败的风险赡养父母,孝敬长辈,堪称道德模范,按照“干部要提拔,先要孝敬父母”的荒唐逻辑,这些贪官岂不是应该获得提拔重用?

去年江苏沭阳也曾以“忠于配偶”作为官员考核的重要指标,表面看旨在严管官员,事实却是包二奶的官员,没有一个不拿到妻子的“忠诚证明”,贻笑大方。

其实,考察官员的德行只有一把尺子,那就是“为人民服务”,孝子不一定是清官,贪官不一定不孝,当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难道他能算是“不孝”吗?

2010--1--4参考消息【香港《东方日报》1月2日文章】题:神州笑话特别多  “德孝”选官叹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