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信心要指望万座大棚还需要政府扶持


  隆冬时节,记者来到了伽师县夏普吐勒乡巴依艾日克村的大棚蔬菜种植基地,棚外寒风凛冽,棚内暖意融融、生机盎然。往常的冬闲在这里变为了冬忙,正地忙碌的菜农阿基木汗对记者说起大棚的收成,一脸的喜悦:“这温室大棚就是好,蔬菜不仅长得快,而且病虫害少,收入四季都有保障。”(2011-1-3 10:18:00   新疆日报网 )

  以前,阿基木汗家的10亩耕地种植的都是当地一些常规作物,每年收入还不到一万元。2008年,在县里和乡上的大力扶持下,他自己仅投入了3000元,就建了一座温室大棚种植蔬菜,当年这一座大棚就赚了近万元,相当于以往10亩大田种植的效益,家里的钱袋子在大棚一年四季的忙碌中也越来越鼓了起来。

  为了让设施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伽师县近几年来通过提供贴息贷款和补贴等措施, 加大了对设施农业的资金扶持力度,2010年协调县信用社为大棚种植户共计发放贴息贷款3600万元,并向大棚种植户免费提供了卷帘机,实行了统一品种、统一育苗、统一种植、统一防病、统一配送、统一销售的“六统一”措施,彻底解决了农民种植蔬菜大棚的后顾之忧。

  目前全县已有1.43万座大棚,上万户农民在种植大棚蔬菜,棚均收入都在10000元以上。到2015年,大棚要发展到20000座,而这些大棚的建设,要是仅仅凭着伽师县自己来建设的话,那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而且是仅仅凭着农户自己来创市场,那么是否可以打造出这么多的农户来发展建设大棚,或许也不会有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得到这么多实惠。也不能引起这么多农户对于建设大棚有这么高的兴致。

  因为具体到大棚的建设,不仅需要农户的兴趣好积极性,更是需要在资金、技术等各个方面来进行资助。而现在伽师县为了建设大棚实行的“六统一”措施,就是一个非常务实的措施。比如其中的聘请的来自山东的蔬菜生产基地寿光高薪聘请了20名设施农业技术员,签订绩效挂钩责任书,并从县农技中心抽调60名技术人员,配备146名农业技术特派员,实行分点、分片包干负责,长期驻村入组全程参与指导设施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通过试验、示范、引导,全面推广了山东寿光的大棚菜种植技术,帮助大棚种植户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步入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而这样的一些措施,不仅是从山东高薪聘请的蔬菜技术员,也是当地政府的全力扶持,这样的一些措施也是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而且是成效也是非常显著的。而在山东寿光所外派受聘的技术员则是多达4000多人,而且这些人也会因为输出自己的技术,而得到不菲的收入。

  看来在农业种植业,也是需要双赢的结果,才能使得双方互利互惠,而政府在其中的穿针引线,和积极扶持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