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卸任Gooogle CEO的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近日表示,Google的头号竞争对手是微软而不是Facebook。施密特何出此言?
众所周知,早在Facebook崛起之前,Google和微软在互联网领域就一直是主要的对手,就像施密特所言,微软拥有更多的现金和工程师,以及更广的覆盖面积。我们每天都在与微软竞争。当然之之中最主要的就是双方在搜索广告市场的竞争(这是Google目前营收和利润的最大来源)。目前双方在搜索市场的份额基本维持在三七开的样子,最新的统计显示,Google为70%左右,微软接近30%(含雅虎的搜索),而随之Google Android在移动互联网(这是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成功,这个相较于微软,与微软采用同样合作方式的后来者已经领先于微软。平台的领先就意味着未来移动搜索市场的先机。
此外,双方在云计算领域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从之前美国相关政府机构、大学间的云计算服务的争夺,乃至诉诸法庭,可见双方竞争的激烈程度。不过就目前的竞争态势看,由于此前微软担心云计算会冲击自己传统的软件业务,致使Google一度在该市场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例如Google Apps),但这两年随着微软在云计算市场的发力,尤其是其在云端既存的软件应用的优势,在所谓的云计算“落地”上,微软体现出了它的优势。尤其微软固有软件的云计算化,让Google倍感压力。日前,美国电信运营商Verizon宣布,已面向中小型商业用户推出与Google商业应用相捆绑的宽带服务Google Apps for Verizon。Google Apps for Verizon面向Verizon的互联网套餐用户提供,目前仅在13个州推出。有分析人士称,鉴于Verizon的影响力,该交易对于Google Apps是一次重大胜利。由此可见双方在云计算市场的争夺还会更加激烈。
从上述领域不难看出,施密特所言确有他充分的理由,而事实也证明如此。但笔者认为,除了微软之外,Facebook也应该是Google,尤其不久的将来不容忽视的竞争对手。
高盛向潜在投资者披露的财务资料显示,2010年头9个月,Facebook利润率约为48%,而2004年IPO(首次公开募股)时,Google营业利润率约为40%;2010年头9个月,Facebook营收由一年前同期的约4.5亿美元增长近180%至约12亿美元,净利润则由不足5000万美元增长至逾3.5亿美元。而2004年前6个月,Google营收与2003年前6个月相比增长了140%。这种超过Google初期盈利能力的表现足以引起Google的注意。
而Trefis提供有关未来影响Facebook股价表现的模型显示,Facebook的Text & Display Ads占了60.1% 的权重。这种基于Text的广告形式,与Google目前的搜索广告的形式极为相似(可能存在实现上的差异),而Display Ads则是Google现在和未来竭力要争夺的领域。此外,随着Groupon的崛起,本地广告市场也成为双方争夺的市场。日前传闻Gooogle要发布自己的团购服务Offers以及近日Facebook在之前Facebook Deals基础上计划开始测试一项名为“Buy With Friends”的社交团购功能这些举措,都证明这个市场对于双方未来营收的意义。这也是为何在Trefis提供有关未来影响Facebook股价表现的模型中,eCommerce占据了11.01%的权重,仅次于其要在今年7月1日强制实行的Credits排在第三位的原因。此外,在Search Advertising市场,据分析,Facebook在未来也会占有接近10%的份额,届时也会对Google的业务造成一定的冲击。当然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目前Facebook首席运营官(COO)谢丽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就来自于Google。对于Google的商业模式可谓是了如指掌,相信她会让Google陷入麻烦。
所以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就目前看,施密特将微软视为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没有任何异议的,但从未来看,Facebook给Google造成的威胁并一定会小于微软,联系到近期Google高层的变动,这个未来也许不需要太长的时间。所以在施密特离任CEO的后Google时代,在其主要对手的名单上,除了微软,应该加上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