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游戏的投资学


经纬知行——栏口
“杀人”游戏的投资学
人算不如天算,不如不算
                                                    艾经纬/文
    当从天而降的大雨浇灭了峡谷中的大火,司马懿得以脱身之时,诸葛亮对天而泣: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啊!
    是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中,不确定性的因素太多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历史才显得非常有意思,往往一些不起眼的事或者人对历史的进程起到了关键性的扭转作用。一个马蹄钉导致了一个国王输掉了一场战争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我为何突发此感慨呢?事出有因,2011年的第一个周五晚,在经过二十余天的准备后,《财商》新年首期的封面专题编辑环节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按照我的工作进展,我起初估计赶在晚上11点前下班的可能性很大。
不料版房的打印机偏偏不遂我愿,其中一台罢工了2个多小时,而另一台也凑巧处在待修状态。开始还好,估计很快能修好,流程上调整下即可,孰料,技术部的同事齐上阵也没见打印机立马“投降”。迫不得已启用大号打印机,虽然当晚那台打印机最终修好了,但迟版显然是不可避免的。下班时已是凌晨1点多,临下班前我发了条微博,感慨人算不如天算。
    对于人算不如天算,我相信很多人是认同的,但要是说,不如不算,恐怕很多人是要抱怀疑态度的。怀疑很正常,不过我且待我慢慢道来。
    去年的年会,我们部门是在黄山开的。于雪后登山,虽不见雾海不闻松涛,但白雪皑皑,奇峰怪岭,另有一番风味,更何况黄山的天蓝得让人心生怜爱。风景在此省略不表,黄山之行除去开会、爬山,我们大玩“杀手”游戏。
    “杀人”游戏开始的大部分回合的结果是,本人“不幸”作为“平民”的角色次数很多,还偶尔做了一两次“白痴”。但即便本人成为特殊身份的“警察”或是“杀手”,幸存的时间总是很短,要么被“冤枉而死”,要么很快被识破。这个游戏太能表现一个人的定力了,还有“祸水东引”的能力。
起初,在动荡的车厢中,判别是何处发出杀人的动静明显是困难的,同事们的主要判断方法就是所谓的直觉,当然也会用些逻辑推理——譬如分析 “杀手”行动的快慢等等。但直觉显然不是很靠谱的,定力过硬的同事通常隐藏地很好。
到了宾馆,游戏的环境大为改善,这种环境中,除了“杀人”发出的动静成为一个重要判断依据,逻辑推断的成分也更多了些。逻辑推理是个智力活,但仅仅靠智力还是不够的,因为游戏中的每个人都可以说谎,特别当你是“警察”时,其他人说谎产生的误导很容易导致你“滥杀平民”。当游戏玩的时间长了,大脑疲倦了,每个人的辩词都显得真真假假,于是逻辑推理在这个时候基本也不靠谱了。
除了直觉和逻辑推理,决定游戏进程的还有运气。譬如后来游戏升级了,我做了几次“女巫”。本人最经典的一局就是,第一轮天黑闭眼之后再睁开眼时,游戏已经结束了,因为在“天黑”的那段时间中,“杀手”杀死了“警察”,而“女巫”又救活了“警察”,并且用“毒丸”杀死了“杀手”。
但运气毕竟是运气,这属于天算,运气不能当饭吃,投资也是。
2011年已经经历了10多个交易日,如此行情可能是很多人没有料到的。可以说判断2011年的行情是件挺复杂的事,市场直觉难免不靠谱;如果用逻辑推理,则要回答2011年是延续2010年的分化,还是大盘股估值修复会成为主流;而如果说看运气,那么每个人受上天眷顾的程度不等,讨论起来难免没有参照物。
那么靠什么呢?让我再回到“杀人”游戏。当我从黄山上下来时,突然感觉耳朵听力下降。于是,在回上海途中,我没参加“杀人”游戏而是在一旁观看。
或许是旁观者清吧,同事们这时玩游戏的主要方法不是靠直觉,不是逻辑推理,也不是运气,而是——“杀手”通常会杀掉先前推理能力较强或者定力较强的人甚至是经常指认他为“杀手”的人,而在投票环节中,大家也很积极,哪怕是“滥杀平民”。总之,大家都在尽可能地排除对自己或者是对游戏进程有潜在危险的因素。而游戏结果也证明,这确实是加快游戏进程并且最终正义战胜邪恶最好的方法。
回到2011年的股市,前两天我们内部开了个年度策略会,我觉得今年很可能是个保守为王的市场。正如一位机构人士前天告诉我,他管理的组合最近一直空仓但排名正不断前进。如果不甘寂寞,我觉得在今年投资时主要的不是去寻找超预期的投资标的,而是先把潜在的危险因素排除掉,然后静待比较安全的投资标的反弹。说的明白些,就是先“杀掉”高估值的中小盘股,静观大盘股。不过,需要声明的是,这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寻求积极投资回报的人更无须理会。
我的看法是,在看不清方向的市场中,保守是变被动为主动的最好方法。这又让我想起了电影《迷雾》,虽然我对主人公的最终结局抱以无限的同情,但作为私人的投资毕竟与那种公共性更强的情况有很大差别。(作者为本报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