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房价跌是“新国八条”的战略选择


  让房价跌是“新国八条”的战略选择

   文/马跃成

  铁牛驴印:2010年9月河北乐亭

  昨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房地产市场八条政策措施奠定了今年房地产调控的方向,除加快保障房建设、增加土地供应等“老调”被“重弹”了一次外,还释放了加强税收监管、量化调控目标、“限购”打击投机投资三重信号。

  解读政策条款没有多大意思了,让房价跌也不是今天才有的说法,以前领导讲话中也有隐含的理性回归的说法。但是从中央调控政策目标上明确提出要让房价跌的意思这还是第一次。以前都是提抑制房价过快增长,但是抑制没有个具体的指标,操作起来很困难,结果是调来调去,越调越高。

  任志强和朱中一就在多种场合强调说,中央没有说要让房价跌,似乎房价上涨成了中央的意思。中央调控竟然被认为是让房价上涨,这种观点,大大损害了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 

  凤凰网的调查显示:53.2%的网友认为,虽然第三次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但房价依然不会降;46.3%的网友认为二套房首付增到6成,成交量会下滑;就限购令全国普及的政策,47.3%网友表示2011年不会买房了。

  一半多的人认为房价不会降,同时又有近一半的人表示不会买房。这说明了人们对政策持有怀疑的同时,也显示了一种期待的心理。人民日报在月初的一项调查显示,近7成受访者盼2011房价回落。

  新“国八条”首次提出价格管制目标、全国范围的限购等一刀切倾向明显。特别是在限购、限贷、加税方面,都达到了历次调控的高点。这似乎是在落实温总理年前的谈话精神。

  国八条最抢眼的是第四条“强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提出,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中央的调控从3成调到首付4成,再到首付5成,现在达到首付6成,展现了中央的调控决心和意志。

  同时,更具杀伤力的是全国性限购,就是堵住了房地产投资这条道。这是让楼市重回民生本质的正确选择,不在购房上打转转,而是存量房不能超过三套,并且是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城市,这个杀伤力很大。

  今年一季度要各地政府公布房价调控目标,这点对地方政府来说,可以说是非常棘手的问题,以前地方官员都是以房价上涨为政绩基点,并且都受惠于房价上涨带来的土地红利。现在要公布房价指标,弄得不好不但老百姓不答应,中央也不会坐视不管了。地方政府将在纠结中,公布让房价跌的路径清单。

  有机构预测,严厉的新政之下,北京等大城市房价将再次停涨,部分郊区房价将立刻下调,60%以上的购房者出现明显的观望,以北京为例楼市的成交量将明显出现20%以上的下降,很可能出现去年4月以后的萧条现象。

  其实,让房价跌在领导人那边早有说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月18日上午在国务院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强调了今年第一季度工作的重点,强调要确保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

  去年12月26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节目时表示,有信心让房价回到合理价位。温总理针对网友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深情地说,网友同志,你的一番话刺痛了我的心。他说,我相信经过努力,我们一定能够使物价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我作为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我有责任,我也有信心。

  温总理说,对敏感的问题不要回避。我在去年访谈当中曾经向广大群众承诺过,在我的任期内,一定要使房价能够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我还要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绝不会退缩。表达了一个共和国总理对待一个房价问题的决心和信心。这也是对民生工程的坚定信念。

  本届政府任期只有一年的时间了,房价上涨了十几年,最近几年飞涨搞得整个社会乌烟瘴气,人心惶惶,民怨极深。要在这一年之内把房价搞下来,对中央政府来说,难也不难。关键是地方政府要抓落实,要负责人。中央有个问责制,对房价上涨严重的城市要约谈、市长省长。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最近结束的个地方两会上,各地已经行动起来了,开始有了积极的反映,不像前几年那样把口号喊得震天响,会后就成了销声匿迹了。

  继重庆、上海推出房产税之后,北京市虽然表示不会跟进房产税,但是,从陈刚副市长的谈话中,可以看出,北京的行动力度仍然给力。陈刚表示:希望大家多一些耐心,相信政府一定有能力调控房价。陈刚表示,去年房价上涨的压力很大,但北京从去年4月份陆续出台的包括“限购令”在内的楼市调控政策,不但走在全国前列,更有效地遏制了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自此,房价同比涨幅连续7个月回落,房地产成交均价出现下降。

  陈刚的判断与有关机构统计的北京房价上涨42%形成鲜明对照。陈刚表示,房价调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老项目不会直接降价,避免招致老业主的不满,而会选择在下一期开新盘时,调低预售价格或持平,实现成交价格的下降。

  北京楼市2010年的情况应该是2011年全国楼市的大体路径,不过这个下降的幅度在“新国八条”之后,应该更大、更猛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