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GDP增速更重要
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构成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模式的诸多要素条件、内外环境、增长动力与机制正在发生一系列重要的变化:原有的“劳动无限供给”和“低成本竞争”优势正在逐步减弱;资源和环境越来越难以支撑高消耗和高排放的工业化进程;区域和城乡发展差距的不断拉大越来越背离人的全面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发展宗旨;外部资源、贸易环境与金融体系等不稳定因素使得中国经济在开放程度目益加深的同时,也越来越难以独善其身。《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
《十二五建议》的基本要求是: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这篇文章指出中国各地经济发展过程中“关于GDP增速”问题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孰重孰轻的问题,特别是十二五开局必须面临的观念及执政理念问题。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一大指标,GDP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经济增长的总量,但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地方在产业结构、能源消耗、收入分配和财富积累等方面的进展。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综合性的,GDP保持一定增长固然必要,但增速目标定得过高容易落下片面追求数字政绩的种种并发症和后遗症。在当前形势下,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还是要把精力更多放在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来。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内容,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三大“转变”,更是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需要花大气力,而且注重战略性,比单纯追求GDP增速更需要智慧,更需要舍弃“唯GDP论”政绩的影响,放弃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和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模式,处理好转方式、调结构和促发展的三者关系及在谋求发展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真正做到转变经济发展思路和方式,并完善地方政绩考核体系。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三个转变”
8%GDP增速着眼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二五规划建议称转变经济方式为未来发展主线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GDP增速更重要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