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亚太地区2型糖尿病人数迅猛增长,这要求人们必须采取紧急预防措施。否则,过早患尿病病和因糖尿病并发症致残、致死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会打乱所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卫生保健预算。到2010年,亚洲的糖尿病人数会达到全球预计数目的61%。

  最近的研究显示,干预糖耐量低减(IGT),可以减缓其发生2型糖尿病的进程。

  改变生活方式降低糖尿病发生率美国新近完成的糖尿病预防计划就是诸如此类的研究。这项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3年以上可使糖耐量低减转化为糖尿病的风险降低58%。然而口服降血糖药物(二甲双胍)只能降低31%的风险。

  来自中国大庆和芬兰的另外两项大规模研究也证实了干预生活方式的功效。在试验中,干预组中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被降低了58%。4年后,干预组中发生糖尿病的占11%,而控制组中占23%。

  由此可见,糖尿病发生率的降低直接取决于生活方式改变。

  适时药物治疗干预糖耐量低减有的人在糖耐量低减的早期,胰岛β细胞的功能就已遭到破坏,此时再进行干预以期阻止2型糖尿病的发生将会太晚。这也是为什么有些2型糖尿病病友在被确诊时,胰岛β细胞的功能常常已经严重衰退的原因。

  对于有些体重增高和血糖轻度升高的高危人群来说,尽管开始时改变生活方式阻止了其发生2型糖尿病的进程,但1~2年后即使通过严格的行为限定方式来加强干预,也无法阻止其发生2型糖尿病。

  为了寻求一种药物干预治疗方法,医学家们进行大量的研究,观察如使用二甲双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和ACE抑制剂等药物,是否能阻止2型糖尿病的发生。

  防止2型糖尿病研究结果最近已经发表,提示在阻止糖耐量低减转化为2型糖尿病中,阿卡波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能起着关键作用。TRIPOD研究表明,胰岛素增敏剂也能延迟有妊娠糖尿病史的女性的糖尿病发病。

  全社会参与干预糖耐量低减行动治疗糖耐量低减是否可以阻止或者延迟大血管病变(2型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的发生尚需进一步研究。但是,毋庸置疑,如能积极改变生活方式或者适时使用通过试验证明长期安全有效的降血糖药物来干预糖耐量低减人群,将会减少糖尿病的发生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诸多益处。

  在应付糖尿病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其他连续复发的流行病上,国家政府采取措施的速度已经相对缓慢。我们必须紧急行动起来致力于阻止疾病的蔓延,就像以前对付传染性疾病比如艾滋病一样。糖尿病这种日以常见的疾病不是仅靠饮食和运动就能阻止的。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少数落后地区,对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大幅度的深层次的提高也非常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