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经济
中美将开放金融服务和跨境证券投资
国家主席胡锦涛19日在白宫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后,中美两国在华盛顿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
《联合声明》指出,为推进中美两国和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双方同意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沟通与合作。美国将重点减少中期联邦赤字,确保长期财政可持续性,并对汇率过度波动保持警惕。中国将继续加大力度扩大内需,促进服务部门的私人投资,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中国将继续坚持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双方同意继续实施前瞻性货币政策并关注其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联合声明》称,中美双方承诺深化在金融部门投资和监管领域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在符合审慎监管并与国家安全要求一致的情况下,支持为金融服务和跨境证券投资领域营造开放的投资环境。美方承诺确保“政府支持企业”具有足够资本和能力以履行其财务责任。另外,中美双方认同纳入特别提款权的货币应仅为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交易中广泛使用的货币。鉴此,美方支持中方逐步推动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的努力。
双方积极评价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可再生能源伙伴关系、《中美能源安全合作联合声明》和中美能源合作项目启动以来两国在清洁能源和能源安全领域合作取得的进展。双方重申继续就能源政策进行交流,在石油、天然气(包括页岩气)、民用核能、风能和太阳能、智能电网、先进生物燃料、清洁煤、能效、电动汽车及清洁能源技术标准等领域进行合作。
国电与美UPC签署风电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作为胡锦涛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美两国一系列贸易和投资协议之一,美国当地时间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和美国UPC管理集团同意发挥各自的优势,在风电领域开展广泛的战略性合作。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发、建设及运营7个规划装机总容量超过1075兆瓦的合作风电项目,投资总额超过人民币100亿元。
一同签署的还有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与美国电力公司(AEP)在美国华盛顿签署《燃煤电厂节能降耗和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合作协议》、国家电网公司与美方在“智能电网”方面的合作协议、中海油集团与美方的油气开发技术合作协议等。
中美机构签署清洁能源合作协议
中美清洁能源论坛18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出席论坛的中美企业、研究机构当天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决定共同开发更清洁的能源生产、存储技术,更好地利用能源建设绿色未来城市。
协议涉及高能效建筑、清洁煤、电动汽车等领域。其中,美国杜克能源公司和中国新奥集团签署了在中国和美国建设绿色城市的技术开发协议,双方将在正在中国河北廊坊市建设的中国首个综合能效生态城建设过程中交流协作,实现优势互补。中国华能集团与美国电力公司也签署协议,将开展在燃煤电厂二氧化碳减排领域的合作研究,以及在提高现有燃煤电厂能效领域的合作。当天,中国华电集团、神华集团等也分别与美国通用电力、美国铝业等签署了合作协议。
二、行业信息
今年纺织行业投资仍将保持稳步回升的态势
尽管2011年中国纺织行业投资受复杂国内外环境影响或将出现一定的变化,但是其稳步回升的总体态势不会改变,且兼并重组的力度将有可能加大,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调整的步伐也将进一步加快。
据介绍,201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严控投资产能过剩行业,防止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培育一批适应市场需要、拥有核心技术、重视创新、机制灵活的优势企业和产业,提高产业集中度”。今后纺织行业两级分化升级过程将加快,产业资源流向高附加值的大型骨干企业,而小企业的并重组力度势必加大。一些企业为了生存将有可能走产业转移道路,去中西部地区或者海外建厂。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纺织行业向中西部调整的步伐还会加快。
业内专家预测,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也应看到今年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整体复苏向好的基本形势没有改变,尤其在中国国内消费需求增长的拉动作用下,今年汇总各纺织行业的投资还会保持稳步回升的整体态势。
白色家电业酝酿节后涨价
铜、钢等原材料上涨,加上本月开征的废弃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冰箱、洗衣机、空调等白色家电面临涨价压力。
上月中旬,国际铜价首度突破每吨9000美元,之后屡次刷新高位。上海期货市场数据显示,铜价半年之内同比涨幅达32%。而钢材的销量会继续攀升,价格可能出现20%~30%涨幅。据了解,在铜和钢的下游消费结构中,冰洗、空调等家电产品比重较大。而在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两大政策的拉动下,预计今年全市家电销量仍将维持较高增长。使得今年白电价格存在上涨因素。
稀土环保令将出台 稀土开发成本大增
近日,《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通过环保部审核,预计最早将于今年2月份出台。新标准对稀土开采的废水排放及稀土企业的能耗总量都做了细致而严格的规定,有消息指全国90%的冶炼分离企业都达不到新标准,环保部要求企业在标准公布后2-3年内完成环保设施的增设、改造,预计总投入超过10亿元。
《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非常“严格”,对每吨废水中的污染物含量作了诸多限定。行业人士称,依照目前正在审核的草案内容,全国90%的冶炼分离企业都达不到环保标准。按照环保部的要求,稀土冶炼分离企业需在标准公布后2-3年内完成环保设施的增设、改造。行业人士预计,目前稀土全行业为达到这一环保新规所需新增的环保设施投入总量预计超过10亿元。林伯强认为,新规将淘汰一批落后产能,预计其中一些不达标或资金实力不强的小民企可能会被淘汰掉。而行业重整后,由于成本提高,我国稀土出口价格势必大幅提高。
三、银行业信息
银监会再念紧箍咒 新增平台贷款限投保障房
银监会在近几天的一个场合向商业银行下达要求,让各银行在2011年严格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增长,“仅允许平台贷款在有偿还能力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领域适度新增。”同时,针对四类平台贷款,此前银监会已经详细拟定平台贷款风险权重计提要求,将在2011年一季度火速展开。
与融资平台贷款相伴相生的,是地方政府借钱的周期越来越长,条件越来越苛刻。据监管机构统计,截至2010年末,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连续19个月保持在30%以上,同期短期贷款增速则急速下降到个位数乃至负数。中国经济是投资拉动型增长,投资绑架了银行信贷,因此中长期贷款占比高居不下。中长期贷款主要集中分布在市政建设、房地产开发、火力发电、高速公路、港口、民航和高速铁路建设等领域。这些行业负债率过高,非核心主业整治远未到位,而银行收益率很低,风险议价能力十分有限,开展这类领域的信贷业务应充分预估风险。为了控制贷款中长期现象的风险,银监会上周已要求大力推进中长期贷款合同的整改,补签相关贷款差额、补足协议,弥补还款资金缺口。银监会规定,对于新发放的非基础设施类的固定资产和项目贷款,还本期限不得超过15年。原则上自项目建成投产起,每年至少两次偿还本金,利随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