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阿里地区全部55所中小学,都要有阅读室
当当网8号在纽约交易所上市了。就在这之前几天,我们也和当当网一起做了一件大事,有34家出版社通过当当网和苹果基金会捐了足足12万册图书给阿里,我们基金会又给购买了书架,这下,阿里全地区的55所中小学就都有图书室了!我们给它们起名字叫“名社好书-当当·苹果阅读基地”。
有这么多出版社献爱心不容易,这么多书能翻山越岭来到阿里就更不容易了。在阿里这样的地方,通过商业物流运输这么多东西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我们的铁杆共建伙伴,人民军队展现魅力的时候又到了。
在我们从拉萨出发的前一天,一个7辆车的队伍就从新疆叶城出发了。我没有能和他们一起走,但摄像师兼“著名导演”王博全程参与了,看看他拍下的照片吧。
“热火朝天”的装车场面
雄赳赳气昂昂,整装待发
夜宿兵站,这个插座真高级
一路风尘仆仆,一路雪山做伴
康西瓦达坂下来就是“康西瓦烈士陵园”,埋葬着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作战中牺牲的78位先烈和之后在守卫边防过程中牺牲的27位战士 (王博
图文)我们的车队在沙尘中飞奔,很酷吧!
进入西藏阿里地界
这段路程是1100公里,其实不远,但就是因为全程路况都是这样,阿里军分区的车队走了5天,才把这些书从叶城运到阿里的狮泉河。现在大冬天,地方的车辆基本不走新藏线了。
终于抵达阿里!战士们和地方工作人员马不停蹄地将图书就位
“霸占”篮球馆
苹果基金会购买的书架已经在这里“等候”
小伙子很能干,不过12万册书搬起来有点像蚂蚁搬家
地区教体局张峰,组织图书的分配工作,一丝不苟
书到了狮泉河,算是跟我们基金会准备好了的书架汇合了。不过这边的工作才算刚刚开始。每所学校分到的书的数量都不一样,支持的出版社也不一样,书架的大小也是根据书的数量来决定的。我们把阿里教体局的篮球馆霸占了,专门用来分配这些书和书架,把他们按照不同的县都一堆一堆的分好了。基金会的马小亮和教体局的张峰两个“苗条”的小伙子为这事前前后后忙活了好多天。
地区小学先拿到了图书,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布置图书室
12月2日,我们南北两路人马在阿里狮泉河汇合。12月5日,阿里地区小学为整个活动举行了一个揭牌仪式。地区的党政领导,还有阿里军分区的领导,又是全部出席。我们一直能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是很受认可的。
边巴副专员与我一起揭牌
小同学代表上台发言,说有了图书室很感谢我们
小学生给我系上红领巾,我又变成少先队员了
地委董明俊书记与我们一起参观布置好的图书室
小学生跳起锅庄迎接他们的图书室
阿里的孩子缺书看,和内地的情况不一样。很多内地的困难需要图书,是因为经济条件限制。而阿里,可以说以前就几乎没有适合孩子们看的课外书。可是他们多需要看看外面的世界啊。
藏文字典
捐书也不是随便捐的,如果捐过来的都是孩子们不爱看的书,那岂不是白白耗费人力!我们与藏族的孩子们在一起,发现他们最喜欢的还是有藏文的或者图文并茂的书。这类的书一般也都会讲一些科普知识,小孩子接受起来很容易。
在以前的工作中,我们已经摸索了很多运作图书室和选择图书的经验。这次捐书的出版社们也想到这一点,不仅提供了孩子们爱看的书,还有一些能够帮助老师和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们的。
小亮在为书架贴标签
孩子们喜欢图文并茂的书
也许是我又感性了,我知道援助项目也要科学管理,但是当当·苹果阅读基地的图书,是可以借了不还的(你们不要跑到阿里去“抢”那里的书哦)。想一想,如果图书被学生带回了家,他们从没有出过草原的父母、放弃继续读书而去放羊的哥哥姐姐,是不是也可以通过它们看看外面的世界、甚至掌握一些科学知识呢?今后每过一两年,我们都会再把流失了的书补充一次。
狮泉河的景致
每次都忘不了“致敬”一下的34万平方公里内唯一的红绿灯
(本文照片由王博、马小亮、杨扬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