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股密集破发的看法


眼下,A股正迎来有史以来最密集的新股破发潮。新股破发已经不算新闻,新股跌停才算新闻;打新赔钱不算新闻,打新也能赔上万才算新闻。

 

对于这个热点问题,回避不了。今天做一分析。

 

1月以来,深沪两市上市21只新股,9只新股上市首日便破发。随着市场震荡,即使昨日大幅反弹依然有9只股票收盘价在发行价之下。

 

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11月以来上市的新股,先后有30多只跌破发行价;2010年以来上市的新股,破发数更多达90多只,远远超出之前各年份的破发股数量。把新股与当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作比较,每年年终破发股没有超过40只的,2003年以前都不超过10只,破发最严重的两个阶段也是大盘的最"熊"时期--2004年32只、2008年30只。

 

一般来说,在A股市场中,新股频频破发是市场弱到极点的表象之一。但2010年创历史地发了349只新股,使得新股和大盘的短期关联度有所弱化。上周四华锐风电、秀强股份在上证指数高开并收红的背景下上市即快速破发。

 

从历史走势看,新股高发、停发有周期性特征,基本比A股大盘强弱滞后一段时间但基本对应。

1993年新股募资冲上212亿元,是以前所有年份总和的3倍,第二年A股大跌22%,并出现新股停发;

2000年新股募资爆增至835亿创新高,比1999年高出七成,2001年A股大跌20%,并出现停发新股;

2007年新股募资再次爆涨到场记录的4470亿元,而A股创立以来到2005年的所有年份新股一共才募资4900亿元,一年抵得上十多年,2008年A股出现史上最大熊市跌65%,并出现新股停发。

2010年至2011年1月,A股以超过5000亿元的规模处于新股募资的最高峰。

 

对于新股密集破发,如果站在香港市场的新股发行并上市,就一点不值得大惊小怪。淡看眼下目前的破发潮,其实这些大几十倍PE的发行的新股破发应该来的更猛烈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