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言集纳(四十四)
1、读彭琳《港府压楼市 众多二手业主降价半成》
“尽管多数地产企业均表态将配合政府监管楼市措施,但部分开发商对措施的效果不以为然。恒隆地产主席陈启宗昨日表示,楼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过去几年缺乏卖地,加上金融危机后利率极低、热钱持续流入,因此,如果以这‘九招’去抑遏楼价上升,是‘治标不治本’。”——彭琳发自香港的这则财政新闻,我以为,其中香港房地产商的看法,很大程度上道出了实情。大陆目前的楼市几乎也是如此。看来,政府的近视眼,实在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2010-04-28 9:18:32
2、读辛泊平《究竟该如何评价风云变幻的70年代?》
不管是出于真心力图客观地描述历史,还是有意地强化某一面、忽略实际存在的另一面,每个人描述的历史,总有或多或少的片面性,或者有某种欠缺。这种种缺憾无法避免。过去多少年里,中国学者大多不注重细节,现在比起那一时期好了不少。但是,现在一些人写的半历史性文章,内中的人物往往有大量具体的话语。对此,只能说:这是作者的想象和虚构。
2010-4-28 23:22:58
3、读辛泊平《韩寒的作品里缺少什么?》
除了你所讲的原因,恐怕还是不得不承认,中国的作家与许多外国作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其实,不仅作家如此,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同样如此。
2010-4-28 23:37:44
4、读程汉忠《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制度?》
确信,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小生产基础之上建立的社会主义绝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高度集权基础上的社会主义也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没有竞争、不与劳动者的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社会主义同样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而全面私有化基础上的空洞的社会主义只能是空中楼阁,那些以此为目标的人,不管其人现在身居高位,还是以学者自命,最终必定跪倒在私人资本的脚下,不会是有骨气的人。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如经营私有资本那样经营公有资本,这是公有经济在当代的生存之道。由此看来,无论生产还是消费,就是目前的欧美国家,发展余地都还极大,更不要说中国目前的低水平状况了。
2010-5-1 15: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