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高估中国大学的所谓造富能力
杨于泽
《法制晚报》昨天报道说,在1999-2010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胡润中国百富榜、新财富500富人榜等上榜亿万富豪中,北大和清华共造就了149位亿万富豪。问题是,说高校造就富豪,这未必能够当真。
要讨论高校的地位和排名,每所大学的“造富”能力,确实是一个很适宜的指标。看各高校有多少富豪校友,就显得很实在,玩不得巧。这项指标,比SCI论文、科研经费之类都还实在一些。北大造富能力第一,清华第二,正好跟他们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相当或接近,这就使得北大、清华没有枉为中国高校排头兵。
但进行更严格的审查就会发现,北大和清华并没有造就那么多富豪。很多亿万富豪与北大、清华存在校友关系,这是事实,也假不了。但说北大清华造就了这些亿万富豪,倒是夸大其辞。原因是现在很多学校开办MBA、EMBA,把一些富豪变成了自己的校友。但早在这些富豪成为某某大学的校友前,他们早已成为中国的亿万富豪了。
创业与创富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它除了需要一定的聪明才智外,更多的是一个“干”与财富积累的问题,跟高学历没有直接关系。世界上很多著名的企业家学历并不高,相当比例的人并没有读过大学。比如美国的洛克菲勒、卡内基、亨利·福特都没有上过大学,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也没读过多少书。
到了所谓“知识经济”时代,高学历创富神话遍地开花,连中国也涌现出大批科班出生的企业家。像马云、郭广昌、丁磊等,都是大学毕业后创业成功的。但全世界还是有很多创富者没上过大学,比如微软的两名创始人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都从名校退学,“苹果”电脑创始人乔布斯只上大学6个月。这些世界级富豪并不迷信学历,更不虚张声势,拿名校文凭给自己撑面子。
倒是中国的富豪们,在身价亿万之后,非得去弄张文凭。很多富豪以前没读过书,后来事业发展遇到知识瓶颈,需要到高校“充电”。大学开办MBA、EMBA,致力于提高富豪们的企业管理水平,是一件好事。但残酷的事实是,不少富豪读MBA、EMBA不是为了求知,而是为了社交和装潢门面。大学与这样的校友,根本不存在造就与被造就关系。
结果,大学与富豪校友的关系十分尴尬:富豪们怀揣着名校文凭,悄悄地在一些法律文件上填上自己的高学历,却缺少公开表白的底气;大学也不敢说,某某富豪校友是我培养的。大学发放了一纸文凭,而相关院系找到了一个募捐对象,这是大学最大的收获。现在搞大学排行,有些排行榜讲究“造富”能力,富豪校友又可以发挥新作用了。
这样的大学“造富”能力,很需要有方舟子式较真者,来一场打假。现在社会上假冒伪劣盛行,高校学术造假已成一大公害。这个所谓大学“造富”能力,把“自立自强”的富豪当成自己的创造物,也是一“假”,有大害于世道人心,应当有人来戳穿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