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菲律宾 (上)


菲律宾是公司国际业务的重点地区之一。过去由于业务的关系,有过几次短暂的访问。这次重访又有收获。

 

菲律宾

 

六千多个岛屿组成,其中央政府的管理力度是有限的,行政成本高企也是可以想见的。所以,在现在的菲律宾,在吕宋岛以外,当地部落和望族势力依然强大,再加上传统的天主教会,成为影响菲律宾政局的最主要的内部力量。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就是利用天主教会的影响,在选举的最后关头扭转颓势,赢得最终的胜利。

 

 

 

麦哲伦在1521年在他率领的探险船第一次实现环绕地球的航行的后期,首次让西方殖民者发现了菲律宾,40多年后,菲律宾就在西班牙人的枪炮下沦为西班牙的附属国。麦哲伦也在攻打菲律宾的一个小岛时,折戟沉沙,魂归西天。关于这段悲喜剧般的历史,茨威格在其传记“麦哲伦的功绩”中,有详细的描述。

 


菲律宾大学的一角


 

 

在经历了西班牙人统治三百多年后,由于西班牙在19世纪末的“美西战争”中分别在加勒比和菲律宾的海战中惨败给美国,菲律宾又“被”沦为美国的殖民地,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就是打着“解放菲律宾”的旗号进入的菲律宾的,也把麦克阿瑟连同美国占领军赶到了澳大利亚。

 

西班牙不但给菲律宾人带来了枪炮和铁血,还带来了一些漂亮的混血的后裔以及天主教。目前菲律宾有85%的人口信奉天主教,教会势力渗透菲律宾各个阶层;在美国的“自由”、“民主”的统治下,菲律宾人民有充分的被强迫说英语的自由,也有当顺民的民主。如今,美国的五个军事基地虽然都撤出了菲律宾,但美国的影响依然深入菲律宾人的生活,从语言文化到政治经济都是如此;日本人的影响则相对短暂,在二战后期被麦克阿瑟赶下海以后,从六十年代后期又卷土重来,不过是以经济援助,投资和开发的形式。

 

菲律宾四季气温变化不甚明显,每年分旱季和雨季。虽然菲律宾土壤和气候条件十分适于农业耕作,但是由于小农经济结构,农田水利设施条件差,栽培方式也比较落后,其农业生产并不发达。菲律宾一半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但是稻米每年要进口150万吨,食品价格也远高于国内水平。

 


右面是杂交稻,左面是当地菲律宾人种的常规稻


 

 

菲律宾水稻种植面积约1600万公顷,杂交稻在菲律宾大概经历了10年左右的试验和推广期。杂交稻杂种植面积在旱季约占菲律宾的8%,在雨季基本没有。因为目前在菲律宾培育的杂交稻品种在抗病性方面尚不过关,而雨季发生的白叶枯并和细条病特别严重。

 


耕地的农民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菲律宾的经济远好于中国大陆。但是这些年由于政局不稳定,贪腐严重,经济发展明显落后,失业率高企,输出劳工、菲佣和歌厅乐队是菲国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菲律宾基本建设缺口很大,全国高速公路仅有两百多公里。

 


菲律宾的山寨中巴是其主要公共交通工具,其外壳完全手动打造,内装美国或日本发动机


 

 

菲律宾退役警察枪杀香港游客事件,菲律宾人有歉疚感,当地人知道我们从中国来,就会问道我们的感受。在菲律宾华人中流传的这样的调侃:“不怕被绑匪劫持,就拍警察被营救”

 

菲律宾华人约有100多万,其中以福建人为主。华人和华人文化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贡献颇多,华人价值观的核心部分,如“勤劳致富”,“中庸和谐”,“家庭观念”得到菲律宾社会的普遍的认同。

 

据说郑成功当年曾经想进军菲律宾,但因为英年早逝,遗愿未能完成;否则的话,情形可能全然不同。

 

在我们下榻的酒店,一天晚上巧遇阿基诺三世。由于“香港被劫持人质事件”的影响,在与其合影的时候心情很纠结。

 


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