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第一个月刚到一半,央行决定从20日起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上调后的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达至19%,为历史高峰,同时冻结3500亿商业银行贷款资金。中国传统的春节即将来临,这个时节也是中国人一年一度的消费高峰,届时物价将季节性上涨,央行赶在春节之前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有助于降低人们对通胀的预期和恐慌。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意味着中国的通胀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人们有理由强化个人财产保值增值的观念,在投资渠道匮乏,股市原地打转的情形之下,更多人会选择楼市作为避险的工具,加之房产税呼之欲出,以及既往不咎的惯例,把其他资产及早转移成房产,似乎成为目前仅剩的一条“华容道”。
中国的通胀无疑是由于货币超发所引起。2010年中国的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为20.8%,超出年初制订的17%的年度增长指标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速约为26.7%,也大大高于往年约为14-18%的正常增速。2010年中国的信贷增量约为8万亿人民币,高于年初制订的7.5万亿元人民币的全年信贷目标,这样看来,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所冻结的资金,不足以抵消银行的超计划贷款。
中国的货币发行量似乎难以控制,其内在的原因在于中国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然而,这种增长方式对促进就业的效果不断下降,原因是中国过分偏重国企的这种不平衡的资源配置,使得提供80%以上就业机会的民营企业举步维艰,民企退出之势日渐明显。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公务员纷纷下海创业相反,现在是百万大军报考公务员,“富二代”不愿意继承和发展上一代创立的实业,与“官二代”一样,更热衷于虚拟经济,这也加大了国家扩大内需的难度。对于无法玩转虚拟经济的人来说,不愿意扩大消费,又想资产保值升值,除了买房之外,还能有更多的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