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和谐管理”


 

和席酉民在Stanford见面,有机会一晚长聊,进一步深谈了他的「和谐管理理论」。我的认知是,『和』的法则谈的是基于人际关系、人际信任,自然成长出来的治理模式,要有好的领导才能作出整体架构性的规画以及大家齐一的方向与愿景,让自然成长出来的机制『和而不同』。「谐」的法则,则是因为计划与控制而有的命令、规章、流程,可以使员工的行动协同合作。好的管理是两者兼顾,而且两者藕合的。和谐管理就是要找出「和」与「谐」平衡与藕合的机制。他并将这些理论用在「西交利物浦大学」的管理之上,想以「和则」创造一个让教授因兴趣结合,自组织,教授治校的环境。

我们都以为未来「和则」会越来越重要,因为组织的外界环境变化越来越剧烈,使得信息不对称性、行为不确定性都越来越严重,以及组织变迁越来越快,所以让员工自由组合,自然成长,主动应付外在变化,才能保持弹性,集众人智慧,因地因时制宜地应付环境变化。

可惜,我以为太多的组织管理者以及社会管理者掉入了「现代管理迷思」的陷阱中,都对「和而不同」理解太少,落入「计划控制-->有监管漏洞-->加强计划控制-->更多的监管漏洞-->继续加强计划控制….」这样的恶性循环中走不出来,直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使得命令规章完全不受尊重,潜规则盛行,假绩效充斥,组织僵化,上面抱怨下面管不住,下面抱怨上面「不给力」。这些正是因为「和」与「谐」不和谐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