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慢行交通只待配套政策提速
2010年12月2日在济南召开的全国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座谈会上,济南市成为全国首批6个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城市之一。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对于大力发展慢行交通以及公共自行车的前期研究工作已经展开。(6日齐鲁网)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让民众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私家车拥有量的大幅度增加,尽管近年来各地在道路建设维护方面的投入很大,成果也有目共睹,然而,人们还是越来越受到日益流行的诸如交通拥堵、大气污染等“城市病”的困扰,发展绿色出行,不只是治理城市病的可行之策,而且是大势所趋。
城市越来越拥堵,近距离的上下班和购物出行,自行车或许还比公交快;从家门口到临近公交站点、大型交通枢纽等,离不开必要的换乘工具,自行车无疑是最理想的首选代步工具;一些市民越来越注重自身保健,绿色出行也已经成为一种内在要求。因此,发展慢行交通,基本上可以说不缺社会的认知,而日益成为城市管理者和广大市民的共识。
济南在城市交通管理方面先前曾做出过有益的探索,早在2008年就引进了自行车免费租赁业务,但运行一年即搁浅;后来又出现了有偿租赁服务,但由于租赁费用过高,租车不如买车划算,因而鲜有市民问津。显然,发展慢行交通,最需要的是政策配套的加快出台。如今,济南被列为全国6个示范城市之一,无疑又迎来了新的机遇。
发展慢行交通,既需要加强硬件建设,也离不开软件的建设,关键在于政府要把它当成公共服务项目来做,象重视、扶持城市公交那样给力。比如必要的自行车车道提供和秩序维护;比如市民购买自行车的优惠;再比如提供自行车出租服务的补贴;自行车出租点的选择以及租赁行为的信用保障等等,需要政府部门尽快拿出科学设计,并付诸实施,一些必要的投入尽早纳入财政预算。
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呼唤慢行交通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