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师风师德先进校措施


创建师风师德先进校措施

 

教师的德育水平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充分发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坚持以德治校。学校将强化“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体制,以“课改”为契机,积极弘扬“爱岗敬业、孜孜不倦、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四种精神。在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产生与解决过程中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扎实发展。在教职工政治学习中,采取重点学习和结合平时点滴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将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起来,采取分散形式学习,而对日常工作中教职工存在的一些思想问题,我们则进行个别交流的方式加以教育,使全体教职工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爱校如家。

二、抓好学校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保证党组织在学校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在教职工中做好组织发展对象的培养、考察、发展工作,使党的大门永远向优秀的教师敞开。

 三、加强师德教育。在教职工中开展“四自”教育,即“自尊、自重、自强、自爱”的教育,让教师认识到,教师有了坚定的政治信念和追求,才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为之奋斗的献身精神,教师只有坚持教书育人、热爱学生,才能为人师表,才算具有良好的师德情操。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以德立身,以德立教,才能把才智无私地献给教书育人的伟业。学校将以抓好党建创先为契机,把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教育行风、师德师风建设紧密联系起来,让全体教职工认真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高尚的人格魅力,严以律已,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诚实守信,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为人师表,形成爱生如子的思想;敬业爱岗,建树教师职业的权威。

四、抓好普法教育,以法治校,依法施教。随着法制的逐步健全和完善,法治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将显得越来越重要,一些不曾被人们重视的问题也有可能触犯到法律。如把学生赶出教室,不让学生上课,将违反义务教育法,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将是侵犯他人而触犯刑律……。在教师中开展遵纪守法教育不仅充实了师德教育内容,而且将会为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起到重要作用。

 五、加强教师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思想教育。教师的职业是塑造未来人的职业,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学校的影响是主要的,其中教师的影响更为关键。教师是处于为人师表的地位,是学生的楷模和表率。人只能由人来建树,学生对祖国的忠诚要靠真正的为祖国服务的人来培养。因此,加强教师热爱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思想教育,树立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起到重要的作用。

 六、抓好教师热心为学生服务,特别是转化好“差生”的思想教育。学校经常要利用时机向全乡教职工灌输这种思想,要求教师要热爱学生,树立对学生全面负责和终身负责的思想。具体地说,就是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要对学生全面要求,不能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和体育,忽视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热爱学生的根本标志,就是能热爱“差生”,如果只喜欢“优等生”,讨厌“差等生”,甚至对淘气学生产生厌弃心理,这不算一个合格的教师。

 七、抓好立章建制工作。抓师德建设,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例如,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对教师的主要行为标准作明确的规定,要求所有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做到教书育人,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态度和蔼,仪表端庄,忠于职守,不体罚学生等。同时,还根据我乡的具体情况,在班级管理中,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各种评比活动,以促进学校风气的转化。

八、兑现奖惩,强化责任。学校把师德师风表现作为教师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师德表现佳的教师,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存在师德问题的教师予以通报批评,列入重点评议对象,并做出相应的纪律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