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年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不仅因为语句的优美,更因为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奥秘。作为禅宗的发源地少林寺,一直以来是我向往的地方,而在路上听了大巴车售票员(不是真正的导游)关于嵩山少林的一些讲解与典故更加徒增了几份好奇与向往。
我们随大部队历经艰辛攀登到了“达摩洞”,相传达摩祖师曾经在这里壁九年,创办了少林寺,并成为第一代禅宗祖师。如果不是因为这里是达摩祖师修炼之所,这么一个黝黑的山洞,面积不足五平米,仅容下一尊达摩祖师的佛像,再加供台和一位念经的出家人,这里不过是最平常不过的一个山洞而已。而在山峰的最高处便是后人为达摩祖师修成的佛像。
达摩祖师可称为历史上一位奇人,其创办的禅宗历经一千多年由后人不断的创新而主脉不变,却时代传承。
而山下的少林寺却因为一部《少林寺》可谓家喻户晓,而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更是代代相传,少林功夫文化禅武合一的独特文化却是时代相传。导游讲,少林寺是唯一一家“佛、儒、道”三教合一之地,这或许就是包容与同化的力量,而院内那些苍松树柏上那一个个小洞则是少林武僧苦练武艺留下的痕迹。
少林文化博大精深真是三言两语难以表达的。
在少林文化的背后却是浓重的商业氛围将我们包围其中。据说,少林寺门前的一个摊位便有七八十万的租金。而少林寺周围的酒店、武术表演、工艺品销售以及僧侣特色斋饭等不一而足。笔者在慨叹少林文化的同时,也未免一些担忧,少林文化如何保留本色而又能传承下去?这种忧虑或许有些杞人忧天的味道,但是作为佛家净土之地,在僧侣的脸上看不到一种敬畏、神圣、敬重之情,又如何将这份虔诚之情影响到游人呢?
我怀虔诚之心而来,少林在无意之中打破了这份虔诚!
所以,从少林寺归来,我想的最多的还是,对于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真正能传承下来的还是文化,但是文化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只能是深藏于每个人心中,而让大家又能深切感受到的。
太阳界作为太阳能行业中的一分子,不过滚滚红尘中一个沙粒而已,但是即使是沙粒我们也想发挥出我们最大的能量,将太阳的文化发扬光大。今年,太阳界文化发展中心正式更名为太阳界蓝德智库,这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更是我们的使命与责任。太阳亿万年来亘古不变,用自己的温暖照耀了世间万事万物,蕴育了千千万万个生命,真正诠释了“舍我生万物,至爱育永恒”的太阳文化精神。对于由上千家企业组成的太阳能行业来讲,每个企业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如何将自己的潜在文化发扬出来并与相关共同体形成共鸣这才是企业当下最主要的任务,这也是企业能长久生存下来的条件所在。太阳界在诞生的那天起,默默耕耘,将发扬太阳文化作为己任,在公司发展最困难的时候出版了太阳能科普书籍《太阳能世界》、《太阳能热水器选购指南》等书籍,为行业奉上了一道精神美餐,而后公司又先后出版了《太阳能直销员导购实务》、《太阳能终端实战》、《太阳能热水工程》、《追日》、《打赢太阳能招商战》等工具类技术书籍,虽然这些对于行业发展来讲不过沧海一粟,但是我们更希望通过我们的智慧,一方面帮助更多的企业建立起强大的文化壁垒,为建立百年企业奠定基石。另一方面则通过点滴耕耘为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真正将太阳文化融入到我们的血脉,作为我们的发展图腾。
很多时候我们追求的功利不过流星一闪而过,而文化却是千年长存的,就像千年少林,千年少林功夫源源流长!
所以,文化是有灵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