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做客人民网台湾频道的《两岸E家谈》栏目时 为拯救中国动漫支招:他指出,无论是做漫画还是拍动画电影,重点是主题,而不是技巧。中国动漫制作的技巧完全没有问题,然而推动动漫产业发展和技巧没有关系,其重点在于主题,全球化的主题必能赢得更广泛的受众。
的确,不仅动漫如此,其实任何作品离开主题而妄谈技巧,最终都会弄巧成拙。蔡先生善于抓住事物的要害,一番精辟的分析,让我们看到了事物的根本。
如果说主题是关乎动漫成败的关键性因素,那么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也不能忽视,那就是想象力和创造力。那些目前十分叫座的动漫大片,无不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力怎么来的?培养和开发出来的。遗憾的是,目前的教育很不注重想象力的培养和开发。记得不久前网上流行的一道雷人的“幼升小”入学试题:“小鸡和小鸭一起在路上走,小鸭掉到坑里了,小鸡应该怎么把小鸭救上来?”
答案是:往坑里灌水。其实试题本身到也不算太雷人,真正雷人的是答案太唯一。如果充满想象的话,不仅往坑里灌水可以救出小鸭,还可以想出更浪漫的方法,比如可以开一架小飞机、或者小鸡自己变成天使救出小鸭,等等,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长期以来,中国的考试非常注重“标准答案”、唯一答案,紧紧束缚了孩子的思想,严重扼杀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近几十年来很少有轰动世界的作品问世。据说,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世界第一,创造能力世界倒第五。计算能力和创造能力哪个重要呢?答案不言自明。教训深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