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如此仇视“低端”劳动力?

今天的人民日报刊登一篇记者观察:《谁是城市多余的人?谁离得开低端劳动力?》核心内容是:“不同人群集聚,原本就是城市之所以成为城市的基础,也是城市繁荣度、生命力的体现。如果真的对所谓的‘低端’劳动力强制退出,其结果必然是百姓生活变得极为不便,生活成本大幅提高。”
整个事由是:“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不久前建议,采取措施引进高端人才,减少低端劳动力,以应对北京市人口持续增加的压力。虽然遭到质疑,但有关城区仍是‘你说你的、我干我的’,开始对餐馆、洗浴、美容美发、小百货、小建材清理整顿。”
关于这个话题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北京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张惟英提出“对外地人进京实行准入制度”的建议,受到媒体网友的抨击。张惟英的这个说法确实不当,但是北京的人口确实太多了。北京太累了,北京承受不起。张惟英虽遭炮轰,这个提案在表述方面确实经不起推敲,但是北京发展必须对中心地带人口实行减负也是他真实的意思。
而现在的做法为了实现对北京人口减压实行“低端”劳动力强制退出,这种做法并不新鲜,因为有一批“吃干饭”的经济学家勾画北京未来的发展,设计了一个让高知扎堆北京的发展方向,在面对北京人口压力和北京发展的矛盾时,必然把矛头指向“低端”劳动力。
记者观察提出了:“谁是低端劳动力?”“谁离得开低端劳动力?”
笔者认为关于北京发展必须坚持两个不能动摇的问题:
其一,北京发展必须对中心地带人口实行减负,但不是针对“低端”劳动力减负。
其二,十一五发展中北京就没有实现这个减负的目标,十二五的规划中却以更大的步伐发展北京,北京人口将继续增加,北京的负担将越来越重,因此我曾经说过“北京要学会‘舍得’!”,没有舍就没有得!
今年五一节的时候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在北京所出现的让“低端”劳动力退出北京,只有那些“吃干饭”的经济学家才能提的出来,只有那些官僚主义才能做得出来。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9日上午就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研究进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我们要深刻认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着眼于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更加积极主动地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如果用行政手段让“低端”劳动力退出北京,实际上在给北京制造新的矛盾,谁也离不开“低端”劳动,如果让“低端”劳动在北京走下地下,北京将一片混乱,一片漆黑。
北京不也不是一块真空地带,让“低端”劳动力退出北京是对劳动的歧视,是让这部分人失去生活的尊严,更谈不上体面劳动。
如果在北京都不能实现“低端”劳动力的尊严和体面劳动,未来中国城市发展将会出现更不收拾的矛盾。
“吃干饭”的经济学家,就是站在资本的效益立场上诠释整个发展的含义。实际上就是这些人最仇视“低端”劳动力,现在“低端”劳动力收入差距也是他们一手炮制的。现在让“低端”劳动力退出北京是他们的又一杰作。
中国发展,不需要这些“吃干饭”的经济学家!
二〇一〇年九月三十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