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获最大的十个楼盘


我收获最大的十个楼盘

知识管理系列之八@黄章林’超地产2010/9/3

 

我可能不再会回去做项目了,也许是的。谁知道呢?

 

我有一个文件名为《我的101工程》,记录着我参与的房地产项目的名称与数量,到现在,大约六七十个,大大小小,浅浅深深,前前后后搞过。昨天,写的十本书的推荐,朋友们说:愿意分享总是好的,比那些埋头看书自己享受的好。我满足了。分享使人进步,我是快乐的,如你所知。继续吧,说楼盘。

 

收获在总结的时分,多多少少都是有的。某个角度来说,每一步都有新高度。
感谢这些楼盘一起共事的朋友们,感谢我的客户,我的领导,我的家人,发自内心的。

 

兆丰帝景苑@上海

2002-2004
文案,企划,案场售楼员。

拿着文案的工钱,享受销售员的提点,倍儿爽。戴着口罩接待非典,见到程雷牛犇吉雪萍本人,工程电梯悬空上升第一次,温州客户组团协助销售,回忆如泣如诉,电影蒙太奇梦里依稀可见。感谢台湾老板给我机会,感谢经理们给我锻炼,也许只有这个案子会是文案+策划+案场结案报告都出自黄章林之手,也挺难得的。

 

三点收获:
第一, 知道了徐家汇的意义。那是上海的心脏,我有写过文字。
第二, 知道了台湾人的意图。那是我的老板,开发商的老板,挺有意思的。
第三, 知道了温州人的意气。谈价钱非常恨,谈好后很爽气。

 

加州洋房@无锡

2005-2007
文案,企划,项目主委助理。


至今,我还怀念我的美女搭档晓辉同学。真的对不起,是我忽悠了你。领导说内部比稿有一万元奖金的,所以我们就全力以赴了,没想到其它企划组都退出了,不战而胜,结果是一万元至今没有兑现。怀念每周三上海到无锡开会,在李校长的带领下煮酒论营销。第一次,听到有人叫“黄专”(黄章林企划专案),老奇怪的,也很得瑟。

三点收获:
第一, 全案思维。从企划到广告,从营销到案场,这个第一重案教会我系统看问题。
第二, 主动进步。机会和挑战,有人选择不上,我选择必须上!
第三, 团队成长。无论在项目部还是在企划部,无论自己做还是带下属,很高兴有你们。

 

银亿阳光城@大庆

2005-2007
文案,企划,项目主委助理。

我的兄弟小倪童鞋还在遥远的大庆。他是个上海人,离家北上,一去五年,今年要回来了,我等着他回来叙叙旧聊聊天。这个案子2006年为公司和项目部收获了很多现金,顾问服务按照点数分成,太划算了。只是我的主委助理角色收获不丰,最终导致一拍两散,也是情理之中。后来,改为月费方式,我的兄弟疑似被遗弃在油田之中。一年一见,分外相思。

 

三点收获:
第一, 中国太大了,大庆太特殊。特殊的城市后来知道还有许多,比如鄂尔多斯。
第二, 被利用的价值。没有永远的伙伴,只有永远的利益合作。
第三, 跳跳更进步。领导阻止不了你的进步,市场会发现你,相信自己。

 

平门府@苏州

2007
广告公司策略总监。

 

那个广告节金奖的项目,我写的报告,网上到处都是。有一阵子许多人都说是这个项目的文案,许多朋友找我求证,有意思。关于我的观点,有文章论述。我还是支持我的【东吴门】,不喜欢【归去来】,至于后来的【平门府】,我不得而知。到公司第二天,住在苏州护城河畔的莫泰,感受古城千年文脉,回去第一次给新同事交货策略,满意,欣喜,我们都看得见。

 

三点收获:
第一, 中式,有搞头。我爱上了中国文化,爱上了苏州园林。
第二, 广告,有搞头。我爱上戴仲华。
第三, 比稿,讲策略。我现在知道,如果东吴门,比稿不会成功,还得是归去来。

 

上海青年城@上海

2007
广告公司策略总监。

 

2007年5月12日,我见到了臧建军,在易居中国上海总部。我一个人代表广告公司去给这个项目的二期出主意。说是提提想法就可以,我还是做了每个P只有几句话一共只有十几P的PPT,去讲了。讲完了等了两三个小时,台湾广告公司入场,一行五六人,讲了一两个钟头,结果,臧总说:你们有兴趣做么?我很奇怪的说:老板说,我是来出谋划策的。后来,我们接下来做了一阵子的广告服务,再后来,我离开了那家广告公司。

 

收获三点:
第一,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上海青年城,新上海人三部曲,几句话几个P,真实的力量。
第二, 生日是奇妙的日子。2007那一天,以及之后2008年的那一天。
第三, 比稿比的是人,不是人数。那天之后,我深信不疑。

 

亿城沙发社区+亿城左岸香颂@苏州

2007-2010
创意,策略负责人,参与者。

一期是亿城新天地,销售奇迹与我没甚关系。二期,三期,关系大大滴。两个案名出自我的心里,挺自豪的,挺感激的。想起一幕幕,真的忒不容易。谢谢刘总,谢谢侯总,谢谢全总,谢谢封辉,代冬男,张建,刘小东,吴洪峰,当然还重点谢谢龚晓欣,夏玉莹,徐崇,陈乙瑜等等。没有点到名字的同事们,我们还在,不如当面沟通。

 

三点收获:
第一, 相信客户,相信消费者,相信团队。别说这个不行,这个超前了,千千万万。
第二, 关注网络,关注新媒体,关注生活。创意无处不在,灵感就在身边。
第三, 苏州,1.5线城市。请以更高的眼光看苏州。

 

红豆美墅@淮安

2008
全案代理项目负责人。

我不会忘记我亲自做价目表的那几天,在南京的机场给封辉去电话咨询;我不会忘记在周总理的故乡,我和林风,阿旺亲自买菜烧饭的一天天;我不会忘记王欣大厨带我们去正宗的淮扬菜老店去吃的可能再也不会去吃的美味;我不会忘记那一轮调控来袭,我回到了上海,离开了前线,告别了全案代理的梦想田园。

 

三点收获:
第一, 好团队比好项目重要。项目可以不做,团队可以还在。
第二, 代理收益高,风险也大。市场风险是最大的风险。
第三, 陌生城市的熟悉需要时间。尤其非战略城市,进入要慎重。

 

亿城西山华府@北京

2009-2010
营销顾问负责人,参与者。

 

突然就进了北京,我和林风,姜健,路应刚,杨海泉,还有后来的同事们,重点是赵犇。第一次做首都的项目,还是高端项目,一年卖了30多个亿。去的时候还是楼市冬天,到结束的时候已经是又一个冬天的即将到来。战斗的青春,我只能这样来形容那个春夏之间。我喜欢这个团队,我们战胜了挑战。最高兴的事,不是销售金额,是团队的贡献。我有文字《趟过西山华府的亿城》可供参阅。

 

三点收获:
第一, 没有不可能。第一次北京,第一次北京豪宅,第一次营销顾问,第一次全面模板。
第二, 市场太多变化。不可预见,只可遇见。
第三, 给团队信心,方法和资源。作为管理者,冲锋陷阵使命必达必须的。

 

未未来@上海

2007-2009
比稿团队策略总监,专题研究负责人。

 

我还记得我的比稿讲稿,我更加记得参与专题研究的同事们,至今还觉得收获颇丰。我很高兴金地的朋友可以说我们做得还可以。比稿,研究,两个不同的任务,我都很享受过程,虽然结果各有不同。爱地产,是一件幸福的事儿。不论,有没有机会去服务,你都可以让它与你发生关系,你知道的。

 

三点收获:
第一, 比稿比的是团队与企业。比稿的内容只是参考因素之一。
第二, 研究大有意义,很有搞头。详见后来的《火把》《壁虎》《神灯》《全周刊》。
第三, 金地,万科大战上海。从项目到企业,思维要跟上脚步。

 

壹克拉@昆山

2008-2010
创意,策略负责人,参与者。

那一天,小悦老师生日,我去提案,客户一点都不激动,中标了,壹克拉案名售出;那一天,周末,公司动脑会,神速,全案代理报告,我亲自最后一次完整的,完成;那一回,抹茶与红色,封面与情色,感谢豆豆,啸啸,燕燕,道道。详见《壹克拉的眼泪》,我还记得,你呢?

 

三点收获:
第一, 不是比稿嗨了项目就拿下,不嗨的也可能。嗨了,倒不一定,比如【先河】。
第二, 定位语,广告语,案名,视觉。广告的逻辑。
第三, 上海很大。大浦东,大虹桥,大上海 。轨道交通,很厉害。

 

就到这里了,不过瘾的,请留意我的“回头拾案系列”吧!
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HU@NG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