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战略与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写于《战略与风险管理》杂志创刊之际
陈晓明
《战略与风险管理》杂志在“人间四月天”终于问世了——它像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带着对未来世界的憧憬来到了人们中间,它的出现为人们了解战略与风险管理研究现状提供了一个阵地,为战略与风险管理专家学者的研究和探索开辟了一扇窗口,为热衷于战略与风险管理的志同道合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研究的平台。它的产生,将既有利于战略与风险管理学科的深入发展和不断成熟,又有利于战略与风险管理研究队伍的迅速壮大和茁壮成长,更有利于战略与风险管理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社会实践。
在争奇斗艳的期刊百花园里,《战略与风险管理》杂志是破土而出、生机勃发的一缕新枝——她尚需社会各界的倾心呵护与鼎力扶持!
风险管理由来已久,近年来更是逐步成为了国际上关注的“热点”,在一些发达国家,风险管理不仅在理论上发展迅速,而且很多企业都已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多地将风险管理应用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尤其是美国出台的萨班斯法案《Sarbanes—Oxley》被称为是自罗斯福总统以来对美国商业界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法案。
在我国,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及应用相对滞后,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普遍存在风险管理意识不足,缺乏风险策略、风险管理较为被动、缺少风险管理专业人才,以及风险管理技术、资金不足等问题,主要表现诸如企业战略与风险管理不匹配、企业风险管理多为事后控制,缺乏主动性、重视具体风险的管理,缺乏风险管理整体策略、尚未形成企业的风险信息标准和传送渠道,风险管理缺乏充分的信息支持、风险管理职责不清等等。因此,需要我们以全球化的视野站在新的“制高点”上制定并确立发展战略,找准风险控制点。无疑,战略管理需要嵌入“风险管理”——她是一切战略与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没有风险管理战略是危险的。中国企业缺乏战略是不争的事实。即便制定出了所谓的战略,也在实施的过程中经常走样。这使得实施战略风险管理非常重要——制定并实施战略风险管理既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既是进行资本运营的需要,也是走向国际化的需要;同时也是企业内部发展的需要。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给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本刊以战略与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为圭臬,全方位探寻战略与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前沿性,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与现代化经济建设服务。
文化是风险管理真正的防火墙。“创新发展战略理论,培养风险管理文化”是办刊的宗旨。美国一位银行家曾说过:“一个金融机构信用管理的失败,不是因为缺乏信贷政策、程序,即使设置非常复杂的政策、程序、检查、报告等控制手段,如果缺少一个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所有这些都徒有形式。”我们相信,未来的成功企业将最善于主动拥抱风险,并充分利用风险所带来的机会。这要求企业转变思维方式和关注的重点——如果企业全员能够长期保持危机感,那么这也就是形成了一种企业文化——风险管理文化,这是企业风险管理最理想的状态。那么,为了能达到这种状态,我们就要探索构建企业的风险管理文化,借助企业文化将风险意识寓于全员,借助企业文化的凝聚力促成企业全体齐心合力抵御风险。我们在“最大公约数”中形成共识:风险管理是一切战略与发展的生命线。风险管理文化的缺失是我们当前应予以警惕的。
风险来自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对风险的掌握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同时,风险的发展刺激了风险管理的发展,而风险管理的发展又推动人们向更高的目标登攀。当代史学家伯恩斯坦在论述人类文明史时所断言“确定现代与过去之分野的革命性理念是对风险的掌握......”未来,全面风险管理将保持蓬勃发展的势头,全面风险管理将不仅引发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的一场革命,而且将引发企业管理理论的一场革命。前瞻与创新是本刊最为核心的特质。没人知道未来世界到底意味着什么,风险及其管理的有效性究竟有多大?但有一种召唤却越来越强烈,那就是为大胆探索研究战略与风险管理这一前沿性与创新性的学人们提供新平台。
我们当然期待本刊的成功,亦渴求振臂云集的影响力。我们深知办这份学术理论杂志的艰难性。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将与本刊的研究者和读者,一步一个脚印,在推动我国战略与风险管理事业发展中发挥独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