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中国经济周刊》报道了央企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譬如,捐款捐物,参与抢险救灾等。有专家表扬说,这些年央企履行社会责任是不错的,每逢大灾,央企捐的特别多。但质疑的声音也迎面扑来,有舆论指“央企所捐款项,来自于原本就应该上缴国家的红利中”。对此,国资委研究中心企业部部长王志钢称系一派胡言,他说,募捐是募捐,该上缴多少红利还得上缴多少,这是两码事。
舆论的质疑,是不是“一派胡言”,咱们无从论证,毕竟,央企的捐赠及其上缴的红利,似乎从不曾有公开而明晰的账本。但不管怎么说,央企的捐赠来自央企的红利,是毫无疑问的——这些捐赠不会来自职工,也不会来自高管们那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的年薪。职工与领导的捐赠属于个人,不该计入企业头上。
国资委官员的辩解,主要是说,捐赠不会抵销上缴的法定利润。以我所见,他们澄清事实的言外之意,跟专家的表扬非常一致——捐赠的部分是央企职责之外的真金白银,央企的这些贡献理当肯定。好吧,我姑且相信央企的捐赠与其应上缴的红利是两码事,但这一事实就足以证明央企值得表扬么?我的答案是:不值得!
一个最直接的理由就是,央企与民企相比,其捐赠的数额不见得要多。近年来的两场地震募捐,我们都领教了不少民企的魄力与责任感。无论是捐款捐物,还是参与救灾,比央企表现出色的民企多了去。比较而言,这些民企倒是值得好好表扬表扬。它们没有垄断经营的地位,也没有动辄要求财政补贴的权利,但他们的慈善行为,有多少人高调表扬、赞赏过?
有个极为普通常识估计被人们说过N次,那就是,央企的创办人是全民,全体国人都是央企的老板。但是,央企回报老板的红利是多少?答案是:2008年之前的十多年,是一分钱不上缴的,2008年开始,才象征性地上缴5%—10%。2009年,央企共实现多少利润?答案是:9655.6亿元。近千亿的利润就算不折不扣地上缴了,也不过是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剩下的巨额利润怎么分配?这个问题我一直很好奇,但似乎从来没人给出明确答案。当然,有一部分捐给了社会,不过这些累积起来,估计也就是多支出了几根牛毛而已。
甚至,我们还可以这么说:央企捐给国民的款项,大概还不如国民每年“捐”给央企的多。以中石油为例,某个项目喊亏损几乎是每年的例牌,动机无非两个:产品要涨价,或要求国家补贴。这一点,我们也很费解:中石油在别的项目上赚的利润,为何不补贴亏损的项目?赚了,是自己的,亏了,是国家的,这个逻辑莫非也是我们的特色?
我们都知道央企通过捐赠回报社会,是理所当然的事儿,这与民企捐赠的性质完全不同。然而尽管如此,央企的捐赠是否完全自愿,却还值得推敲。在垄断国企政企不分的语境中,国企的一些让利行为,某种情况下也多少带些政治色彩,譬如上级领导的指示,国企领导人将被提拔,都有可能促成企业捐赠。不管怎么说,央企要想避免舆论猜疑,捐赠数额的多少,一点儿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多上缴红利。世界银行有个分析说,如果中国国企上缴一半的红利,就会明显缓解教育与医疗卫生投入不足问题。可见,国企回报衣食父母,捐赠只是道德行为,并不可靠,而红利才是硬道理,才是民生的真金白银。
舆论的质疑,是不是“一派胡言”,咱们无从论证,毕竟,央企的捐赠及其上缴的红利,似乎从不曾有公开而明晰的账本。但不管怎么说,央企的捐赠来自央企的红利,是毫无疑问的——这些捐赠不会来自职工,也不会来自高管们那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的年薪。职工与领导的捐赠属于个人,不该计入企业头上。
国资委官员的辩解,主要是说,捐赠不会抵销上缴的法定利润。以我所见,他们澄清事实的言外之意,跟专家的表扬非常一致——捐赠的部分是央企职责之外的真金白银,央企的这些贡献理当肯定。好吧,我姑且相信央企的捐赠与其应上缴的红利是两码事,但这一事实就足以证明央企值得表扬么?我的答案是:不值得!
一个最直接的理由就是,央企与民企相比,其捐赠的数额不见得要多。近年来的两场地震募捐,我们都领教了不少民企的魄力与责任感。无论是捐款捐物,还是参与救灾,比央企表现出色的民企多了去。比较而言,这些民企倒是值得好好表扬表扬。它们没有垄断经营的地位,也没有动辄要求财政补贴的权利,但他们的慈善行为,有多少人高调表扬、赞赏过?
有个极为普通常识估计被人们说过N次,那就是,央企的创办人是全民,全体国人都是央企的老板。但是,央企回报老板的红利是多少?答案是:2008年之前的十多年,是一分钱不上缴的,2008年开始,才象征性地上缴5%—10%。2009年,央企共实现多少利润?答案是:9655.6亿元。近千亿的利润就算不折不扣地上缴了,也不过是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剩下的巨额利润怎么分配?这个问题我一直很好奇,但似乎从来没人给出明确答案。当然,有一部分捐给了社会,不过这些累积起来,估计也就是多支出了几根牛毛而已。
甚至,我们还可以这么说:央企捐给国民的款项,大概还不如国民每年“捐”给央企的多。以中石油为例,某个项目喊亏损几乎是每年的例牌,动机无非两个:产品要涨价,或要求国家补贴。这一点,我们也很费解:中石油在别的项目上赚的利润,为何不补贴亏损的项目?赚了,是自己的,亏了,是国家的,这个逻辑莫非也是我们的特色?
我们都知道央企通过捐赠回报社会,是理所当然的事儿,这与民企捐赠的性质完全不同。然而尽管如此,央企的捐赠是否完全自愿,却还值得推敲。在垄断国企政企不分的语境中,国企的一些让利行为,某种情况下也多少带些政治色彩,譬如上级领导的指示,国企领导人将被提拔,都有可能促成企业捐赠。不管怎么说,央企要想避免舆论猜疑,捐赠数额的多少,一点儿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多上缴红利。世界银行有个分析说,如果中国国企上缴一半的红利,就会明显缓解教育与医疗卫生投入不足问题。可见,国企回报衣食父母,捐赠只是道德行为,并不可靠,而红利才是硬道理,才是民生的真金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