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媒体人:看无知外媒如果主观评价中国投资环境!


       近一阶段,外国、特别是西方国家对中国投资环境的评论,如大江之水滔滔不绝。基本调子就是中国现在的投资环境差,内外有别,税率不同,在政府干预下,工资成本增加,解雇员工困难,对外企在遵守税收、审计制度等方面比对本国企业更严格等。例如英国《每日电讯报》说,中国的外国朋友“必须支付共产主义价格”。日本经济学人》周刊也载文批评中国政府在工资问题上对外企进行干预,说中国政府指导工资是“多管闲事”。

他们认为,中国政府的这些做法已经引起外资企业的不满,一些企业已在考虑撤出中国,把资金投入投资环境更好的国家。

但是事实是这样的吗?显然不是。日前新华社引用商务部官员沈丹阳提供的数据,驳斥了外国媒体对中国投资环境的指责。其中有个很重要的数字是,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中国内地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将达到创纪录的1000亿美元,而去年的这个数字是900亿美元。从这个数字中怎么能看出中国投资环境恶化呢?富士康是个台资企业,有人预见它可能在工资成本压力下会撤出中国大陆,到别国去。但富士康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到了河南省。

联合国提供的数字更是给那些外国媒体的聒噪当头一棒。联合国贸发会议基于在236个主要跨国公司和116个投资促进机构进行的外国直接投资气候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蝉联跨国公司首选目的地,后面依次是印度、巴西、美国俄罗斯、墨西哥等。如果中国投资环境恶化,能够排到第一位吗?

在西方发达经济体经济状况不彰的情况下,西方政客往往会转移视线,拉不出屎怨茅房。它们的所谓“客观”“公正”的媒体也紧密配合,毫无来由地瞎说一气。但事实胜于雄辩,造谣和诬蔑是不能持久的。西方媒体的“客观”“公正”也不过是神话而已。

    本文来源于 启迪商务网 http://www.kuangni.com 转载请注明, 作者 张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