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的末日
王先金 编著
1-9 韩桂芝案件 (1)
韩桂芝
韩桂芝1943年2月生,黑龙江哈尔滨人。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大学毕业后曾多年在大兴安岭林区工作。1996年担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1997年起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副书记。
2002年2月在政协黑龙江省第八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当选黑龙江省政协主席。2003年1月在政协黑龙江省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再次当选为省政协主席。2004年6月,在黑龙江省政协九届七次常委会上,通过了免去韩桂芝省政协主席职务的决议。同年7月,政协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撤消韩桂芝全国政协委员的资格。9月17日,黑龙江省政协九届八次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撤销韩桂芝省政协委员资格的决议。
11月,经中央纪委审议并报中共中央批准,黑龙江省委决定,给予韩桂芝开除党籍和开除公职处分。鉴于韩桂芝的行为涉嫌犯罪,已将其涉嫌犯罪的问题和有关线索一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韩桂芝曾是中共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
韩桂芝涉嫌受贿2000万元
北京消息据京华时报报道,黑龙江省原政协主席韩桂芝经济犯罪案进入司法程序。记者昨天获悉,4月底,该案被正式移送北京检方进行第一次审查起诉,初步认定韩桂芝涉嫌受贿2000余万元,高出此前媒体报道的950万元。
韩桂芝的罪行一旦被检方审查认定,将成为继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原市长王慎义之后,在京受审的第3名黑龙江省高官。记者获悉,今年3月,中纪委将韩桂芝涉嫌经济犯罪案移送北京作最后的“定性定量”处理。北京市检察院一分院经过一个多月的封闭审查后,专案组将韩桂芝本人及相关证据材料移转给检方,由后者正式展开第一次审查起诉。
据中央民族大学田小穹教授介绍,“移送审查起诉”是一个法律术语,这标志着韩桂芝案已经正式从纪律检查层面进入司法处理阶段。据他介绍,依照法律规定,检方有2次审查起诉的权力,时间均为一个半月。第一次审查起诉期限届满后,认定证据不足的,检方还可以将其退回补充侦查。而在第2次审查起诉期限届满后,检方将必须作出“起诉”或者“不起诉”的决定。(王阳) (2005年5月12日)
韩桂芝受贿案调查
2004-07-14 来源:人物周刊
张学文均被“双规”
丁乃今和韩桂芝是否存在关系目前尚未得到确切说法。但消息人士告知,韩健“出事”的直接原因是给韩桂芝的两个儿子各送了一部车。
“送车的时候,他已经是牡丹江市公安局局长,从这个角度讲,这不算买官,但此前,韩健由黑龙江省公安厅省交警总队车管处处长直接调任牡丹江公安局局长,的确升得很快。”
这位人士分析,“丁乃今、韩健和韩桂芝的案件都是中纪委同时在调查,估计有内在联系。韩健和韩桂芝相交甚密,传说是她的干儿子。”
“韩桂芝事件之所以牵涉甚广,是因为她在组织部副部长和部长任上8年;1997年起担任省委副书记,党委二把手,分管组织工作;调到政协之后她仍兼任省委副书记。这么多年来,官员的升迁紧紧掌握在她手中。”原纪检部门一位官员分析。
“不少官员都是她一手提拔起来的,比如她的第一任秘书张学文,被双规前任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务委员(副厅级)。”这位官员认为,“从表面看,官员的选拔程序是没有问题的,副厅级官员在组织部提名之后,提交省委常委会讨论通过。但是常委讨论的基础就是组织部提供的考核材料,同时组织部长又兼任省委常委,所以组织部在官员的任命上起非常关键的作用”。 丁乃今判死缓
人事上巨大的权力似乎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组织部长和省委副书记都属于副省级,只有中组部才能进行考核。而省里纪检部门的监督也往往无法到达副省级干部。
关于韩桂芝的影响力以及黑龙江买官卖官的情况,民间流传着许多说法,大多无法求证。但有银行界人士证实,每到官员换届的时候,就有不少人到银行提取大量现金,不要支票,说是要送礼。
对韩桂芝的多种评价
“61岁,但看上去像40多,精神、干练,总是昂首阔步,非常有气势”。韩桂芝的一名手下这样描述她。
记者在哈尔滨走访,听到关于她的各种评价,都较极端,要么“敢做敢当,很有魄力”,要么“飞扬跋扈,太过霸道”。但在某一点上说法很一致,她的仕途顺畅。
韩生于哈尔滨,1960年至1965年在东北林学院学习。时逢知青下乡,她来到内蒙古当社教队队员。1968年,被调到大兴安岭林区,一干20年。
1988年,韩桂芝回到哈尔滨,任黑龙江省监察厅副厅长。自1991年至今,黑龙江历任四位省委书记。韩屡获升迁,由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而部长、省委常委,而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而省政协主席。
一位与韩相熟的宣传部某处长这样评价,“韩桂芝是一步步从大兴安岭干上来的,很有能力和魄力。”她说,韩调到省政协之后,为职工修建了食堂,盖了16层高的办公大楼,也提拔了不少官员。“如果不是她,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都说她霸道,可是一个大兴安岭林业局的女干部走到今天,没有魄力怎么可能。”
这样的说法部分解释了韩桂芝升迁的原因。个别接受记者采访的老干部也表示了对韩桂芝有不错的印象,“很实干”。但在一些官员的眼中,她越来越专横霸道,得罪很多人。
一位和韩多有接触的官员告诉记者一个细节,每天司机把韩送到楼下,替她开车门,帮忙按电梯,然后必须赶到她前面把办公室打开。“她对下属和秘书挺尖刻,时常训斥他们”。
韩桂芝的张扬也为很多人津津乐道。和她有接触的人士透露,她喜欢到花园村康乐中心游泳和按摩,“穿着几千块钱一套的内衣,非常惹眼,还经常大呼小叫,抱怨水太凉,管理不好等”。此外,“她经常进出高档消费场所,从来只住最高级的地方”。
2003年10月16日,44岁的哈尔滨妇女苏秀文驾驶牌号为“黑AL6666”的宝马汽车撞死农民代义权的妻子刘忠霞,另有12人不同程度受伤。代义权在接受调查时指控苏秀文“故意杀人”,其后苏被判处两年徒刑,缓期三年执行。
判决引起哗然,公众认定苏秀文必有高官背景,网络上开始盛传苏秀文是“韩桂芝儿媳”。 “宝马案”让韩桂芝闻名全国
2004年1月5日,韩桂芝亲自出面向媒体澄清苏秀文同她没有任何亲戚关系,并表态,不管苏秀文有什么背景,有关部门都要依法办事。
有多位政府官员向记者证实,“苏秀文的确和韩桂芝没有亲属关系,但苏的丈夫关明波一家和韩家来往密切。”
“大播小涛”
与母亲一样,韩桂芝的两个儿子陈泓播和陈泓涛在哈尔滨也很有名声,人称“大播小涛”。
1月22日,36岁的陈泓播被“带走”。当时他担任光大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副行长。陈泓播1996年前后进光大银行工作,很快升任开发区支行行长;1999年,升任光大银行黑龙江省分行行长助理,兼开发区支行行长;2002年陈泓播担任光大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副行长。有接触他的人评价“属于年少得志,平时有些忘乎所以”。
陈泓播在省分行主要负责不良资产的清收。知情人士分析,“光大银行的贷款权力在总行,所以陈泓播出问题不可能是因为贷款,可能是与不良资产的处理有关。”记者向光大银行哈尔滨分行求证,关于陈泓播的问题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银行表示,希望低调处理。
相比之下,韩的小儿子陈泓涛的身份较为神秘。人多提起,他时常在深圳和哈尔滨两地活动。
消息指,陈泓涛和相关部门相交甚密,往往能为建筑商和开发商争取到各种项目,得到他们的“器重”。
纪委官员透露,哈尔滨工程开发商姚伟前不久被逮捕,暴露出工程发包中的问题。因姚与陈泓涛有牵连,使得事件更加复杂。
“姚伟曾经抱怨,陈泓涛每次都狮子大开口,要30万、50万、70万,都快供不起他。”姚伟的一个朋友告诉记者,“陈泓涛很胡闹,在公开场合都敢辱骂官员。”
据了解,和陈泓涛接触的开发商并不只姚伟。“陈泓涛涉及工程发包问题,这和韩桂芝的下马有一定关系”。一位了解内情的官员说。
戆水路11号大院,韩桂芝家中只剩下她丈夫一人。门卫替记者同他联系,回来说:“陈叔一人在家,不想被打扰。”
(注:《贪官的末日》最新电子版本约有90万字,有照片插图近400幅,有需要的网友,可与我联系。联系信箱:[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