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须自带桌椅中看出了什么?


从学生须自带桌椅中看出了什么?
 
今天出版的工人日报有一篇报道:《河南孟津多所中小学桌椅配备不齐须学生自带》,看完这篇报道有许多想法,不仅仅是记者说的:“投入不少,义务教育为何还是打了折扣?”而是记者提出的“课桌应该量身定做”,不能配备齐全和没有一个课桌椅的行政标准实际上深刻反映教育行政在现行的教育中是一个薄弱环节。
现在有一个提法叫“去行政化”,这个提法恰恰反映教育行政是一个薄弱环节,什么是“去行政化”?直白的说就是今天教育是官僚化、教育权力化。导致教育不能依照教育规律办事,而是由掌管教育资源的教育行政官员说了算。
教育评估是属于教育行政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教育部规定的教育评估有两个,一个是合格评估,另一个是评优评估。前者是办学的最低标准,如果中小学桌椅配备不齐须学生自带,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学校的合格评估是怎么进行的?
现在是重点校,星级学校遍地开花,评优评估的结果是劳民伤财的,办教育是要教书育人,让校长们都去追随这个评优评估,结果就会造假,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教育行政对于政府讲所要负责的就是最低标准,所以评优评估实际是教育官僚化,权力化的产物,最终就会出现一些学校连最低标准都通不过的咄咄怪事。
记者说“课桌应该量身定做”这是教育行政中的标准,中国是有国家标准的:《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标准》,这是国家质检总局的标准,如何变成教育行政的标准就需要有教育机关制定如何“课桌应该量身定做”的办法。
不久之前,我在强国论坛联谊会馆和援建四川地震灾区中小的建筑施工人员在线交流,我对于新建的豪华教舍提出了一些质疑。因为我们发现在烈度7度的地方建起了6层教学楼,这是不符合抗震规范的。还有就是一栋教学楼应该有几个楼梯,这些楼梯应该放在什么位置。这也有规范的,楼梯的设置一栋楼不能少于两个,两端是必须有的,这有利于疏散。
在中国建筑规范是有的,如何变成教育行政的标准就需要有教育机关制定教舍得行政规范。
这些质疑都是从现场交流提供的照片提出的。
我能提出这些问题,是因为我在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发现,解放初期间大城市新建的中小学教舍,甚至包括一些大学教舍都是从苏联教育行政的书上原封不动抄下来的。我国师范教育没有教育行政的课,解放后几乎没有教育行政专著,教育机关关于教育行政的标准主要集中在资金筹集和人员配备方面,尤其是教育评优评估搞得轰轰烈烈,而副作用特别大,被忽视的却是合格评估,
因此,地震来了,受害的是学校学生;而出现“中小学桌椅配备不齐须学生自带”;并重新提出 “课桌应该量身定做”的问题也是必然。
教育官僚化更多的是于用行政手段,或整齐划一用分数评价教育,或机械的实行平均发展,忽视了个体学生在生理和心理的差异。教育官僚化中的全面发展形成了“平均发展”,应试教育如此顽固,而素质教育寸步难行,正是教育官僚化所致。其中教育行政恰恰被严重忽视了。
解放初期中国农村用地主家的房子,庙宇办学校,孩子自带桌椅板凳,这时候中国经济非常落后。由于我们在发展教育的时候忽视了教育行政,半个多世纪后,还会有“中小学桌椅配备不齐须学生自带”,而且是已经有了《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标准》的情况下这就更不应当了。
报道最后说了一句:应该尽快改变“老观念、老看法”。
我以为教育官僚化,权力化应该打倒了的时候到了,因为确实害人不浅啊!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