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第十六章

0240:[本题共0条评论] 甲为获利于某日晚向乙家的羊圈内(共有29只羊)投放毒药,待羊中毒后将羊运走,并将羊肉出售给他人。甲的行为构成哪些犯罪?

A.盗窃罪
B.投毒罪
C.故意毁坏财物罪
D.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A B C D

正确答案:A,D    你的答案:A,D(√)
评析:本题考查盗窃罪、投毒罪、故意毁坏财物罪以及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相互区别的知识。
盗窃罪(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
投毒罪(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是指故意投放毒物,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罪的主要特征是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即故意投放毒物危害公共安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投放毒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故意毁坏财物罪(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是指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其构成要件是:犯罪主体为一般自然人主体;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可以有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表现形式,具体内容为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公私财物毁损的结果,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客观方面为各种非法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侵犯的直接客体在一般情况下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犯罪对象是一切不属于行为人个人所有的公私财物。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是指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为。本罪的构成要件是: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而掺入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或者明知是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而予以销售;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以及销售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为;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对食品市场经济秩序的管理,又危及到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题中甲为获利向乙家的羊圈内投放毒药,待羊中毒后将羊运走,其行为的目的只是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财物,即29只羊,故甲的行为首先构成的是盗窃罪。甲投放毒品的行为后果并没有危害公共安全,故甲的行为不构成投毒罪,故应排除选项B。从甲的犯罪目的分析是为了非法占有29只羊,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并不要求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故甲的行为不构成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由此选项C应予排除。甲将有毒的羊肉出售给他人,在主观是明知有毒的羊肉而予以出售,该行为符合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构成要件,构成该罪。

0247:[本题共0条评论] 黄某、王某二人从境外走私入境假币150余万元。运载假币的渔船刚一到岸,即被海关缉私人员发现。黄某、王某手持铁棍、匕首将缉私人员打成重伤后携带假币逃走。对黄某、王某的行为应以哪些犯罪论处?

A.走私假币罪
B.运输假币罪
C.故意伤害罪
D.妨害公务罪

A B C D

正确答案:A,C    你的答案:A,C(√)
评析:本题考查关于走私假币罪、运输假币罪、故意伤害罪、妨害公务罪等犯罪构成要件的知识。
走私假币罪(刑法第一百五十七条)是指违反海关法规和金融法规,逃避海关监管,走私伪造的货币的行为。本罪的构成要件是:①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②主观方面是故意。③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海关法规、金融管理法规,逃避海关人员监管,走私伪造的货币的行为。④犯罪客体是国家海关监督管理制度和金融管理制度。
运输假币罪(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是指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构成要件是:①犯罪主体是自然人。②主观方面是故意。构成运输货币罪,控诉机关需证明行为人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如果行为人因受蒙骗等原因确实不知运输的是伪造的货币,不构成犯罪。③客观方面表现为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行为。④犯罪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
故意伤害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其特征包括:①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②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③客观方面表现为伤害的行为。④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健康权利。
妨害公务罪(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阻碍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的构成要件是:①犯罪主体为自然人一般主体。②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③客观方面有四种表现:一是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二是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履行职责。三是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以上三种表现都是以暴力、威胁为必备条件。所谓暴力,是指对上述正在执行公务的三种人员实行打击或者人身强制,如捆绑、殴打、禁闭、轻伤害等,但不包括故意重伤和杀人。如果以重伤或杀人的方法阻碍执行公务,属于牵连犯,应按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以故意伤害罪(重伤)或故意杀人罪论处。此外,如果行为人未采用暴力、威胁方法,而如以无理纠缠、吵闹、谩骂等方法,影响执行公务的,不构成本罪。四是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但造成了严重后果。
本题中黄某、王某二人从境外走私入境假币150余万元,这一行为符合走私假币罪的构成要件。由上述分析,黄某、王某手持铁棍、匕首将缉私人员打成重伤后携带假币逃走的行为,属于牵连犯,其所实施的重伤害行为涉及到两个罪名,应按重罪即故意伤害罪论处。故选项B、D应予排除。

025:[本题共0条评论] 某外贸公司在缴纳了100万元的税款后,采取虚报出口的手段,骗得税务机关退税180万元,后被查获。对该公司应如何处理?

A.以偷税罪处理
B.以骗取出口退税罪处理
C.其中的100万元按偷税罪处理,余下的80万元按骗取出口退税罪处理
D.其中的100万元按骗取出口退税罪处理,余下的80万元按偷税罪处理

A B C D

正确答案:C    你的答案:C(√)
评析:本题考查刑法分则规定的偷税罪和骗取出口退税罪构成要件的知识。
偷税罪(刑法第二百零一条)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申报等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或者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行为。本题中外贸公司采取虚假的申报手段,目的是为了不缴应缴纳的100万元税款,因此外贸公司对该100万元构成偷税罪。
骗取出口退税罪(刑法第二百零四条)是指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采取对所生产或者经营的商品假报出口等欺骗手段,骗取国家数额较大的出口退税款;犯罪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而故意实施该行为,其目的在于不法占有国家出口退税款。本题中外贸公司采取了虚报出口的手段,在客观方面符合本罪的构成要件,按骗取出口退税罪处理的退税款额应是180万元减去偷税款100万元,即80万元。
本题中外贸公司的行为同时触犯了偷税罪和骗取出口退税罪两个罪名,应实行数罪并罚。

02A为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配备有公务用枪。A在有配偶B女,生活在外地的情况下,长期与C女共同生活,并生有一子周围群众均认为A与C为夫妻关系,为此借用了D的3万元现金。D多次讨债,A无力偿还,于是A将公务用枪无子弹用作借债质押物交给D,约定A还款时,D将枪支归还A。3个月后A仍然未能归还借款,D便将枪支送给其外甥E玩耍。E在一周后使用该枪支抢劫某银行储蓄所现金20余万元。请根据案情回答8183题。

81:[本题共0条评论] 关于A与C女共同生活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法律不承认事实婚姻,所以,A不成立重婚罪
B.事实婚姻是无效的,所以,A不成立重婚罪
C.A与C女属于同居而非事实婚姻,所以,A不成立重婚罪
D.重婚罪侵犯的是配偶权,如果B女同意,则A不成立重婚罪

A B C D

正确答案:A,B,C,D    你的答案:A,B,C,D(√)
评析:本题考查重婚罪构成要件的知识。
重婚罪(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是指有配偶而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本罪的构成要件是:①犯罪主体包括两种人,一是重婚者,即已有配偶并且没有解除婚姻关系而又与他人结婚的人。这里的“有配偶”是指男子有妻、女子有夫,且夫妻关系处在存续期间。一般认为,这种夫妻关系既包括经过合法登记结婚而取得的合法夫妻关系,也包括事实上形成的夫妻关系。二是相婚者,即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人。这种人就其自身而言并没有“重婚”,但就重婚关系的整体性而言,则他们的行为在性质上与重婚者的行为完全相同,故这种人也属于重婚罪的主体。②主观方面是故意。对于重婚者来讲,这种故意表现在行为人明知自己有配偶而又与之结婚。如果某人因误认为自己的配偶已经死亡而与第三人结婚的,则不成立重婚罪。就相婚者而言,这种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如果相婚者确实不知道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也不构成本罪。③客观方面表现为有配偶而重婚或与已有配偶者结婚的行为。一般而言,重婚行为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重婚者又和第三者登记结婚或相婚者与已有配偶之人登记结婚;另一种是重婚者又与第三者建立事实婚姻或者相婚者与已有配偶之人形成事实婚姻。后一种情况被称作事实重婚。需要指出的是,在婚姻法上,对这种非法的事实婚姻是不予承认和保护的。但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一般都认为事实婚姻仍可构成重婚罪。④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的婚姻关系。
本题中A在有配偶的情况下,长期与C女共同生活,并生有一子,且周围群众均认为A与C为夫妻关系,其行为构成了事实婚姻,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侵犯了一夫一妻的婚姻关系,故A的行为构成了重婚罪。本题中的四个选项均为错误说法。

035:[本题共0条评论] 李某为了牟利,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私自复制了若干部影视作品的VCD,并以批零兼营等方式销售,销售金额为11万元,其中纯利润6万元。李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A.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B.侵犯著作权罪
C.非法经营罪
D.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A B C D

正确答案:B    你的答案:B(√)
评析:侵犯著作权罪和相关犯罪的区别。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的规定,以营利为目的,实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所列侵犯著作权行为之一,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属于"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构成侵犯著作权罪。该《解释》第五条规定,实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犯著作权行为,又销售该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只定侵犯著作权罪,不实行数罪并罚。话句话说,侵犯著作权罪吸收了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所以A选项不选。《解释》第十一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出版、印刷、复制、发行本解释第一条至第十条规定以外的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出版物,情节严重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即复制、出售非法出版物如果侵犯了著作权,则只能定侵犯著作权罪。所以C选项不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中的产品一般指与人体健康和生产有关的物品,不包括出版物。所以D选项不选。

34:[本题共0条评论] 甲从A地购得面值2万元的假币,然后携带假币乘坐火车到B地。甲在车上与几个朋友赌博时被乘警发现,乘警按规定对甲处以罚款,甲欺骗乘警,以假币交纳罚款,被乘警发现。甲的行为构成下列哪些罪?

A.购买、运输假币罪
B.诈骗罪
C.持有、使用假币罪
D.赌博罪

A B C D

正确答案:A,C    你的答案:A,C(√)
评析:甲购买假币并携带假币从A地前往B地,符合购买、运输假币罪的犯罪构成。A选项是正确的。以假币购物、消费以及本案中以假币交纳罚款的行为,属于使用假币的行为,但同时又都有欺骗收受假币者的内容,并因此而获得不法利益(包括免除债务等)。一行为触犯数罪名,主观方面都是直接故意,属于刑法理论上的法条竞合,使用假币罪相对而言是特殊法条之规定。赌博罪的构成必须是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开设赌场或者以赌博为常业。从立法精神来看,打击的是赌头和赌棍。非出于营利的赌博行为,如亲朋好友聚会时出于娱乐目的赌博的,即便有少量的金钱输赢,也不能以犯罪论处。"甲与几个朋友赌博"这样的情节交待无法认定甲的赌博罪。

44:[本题共0条评论] 对涉及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犯罪案件,下列哪些处理是正确的?

A.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按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定罪处罚
B.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又虚开的,按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并罚
C.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又出售的,按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定罪处罚
D.非法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又出售的,按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定罪处罚

A B C D

正确答案:A,C,D    你的答案:A,C,D(√)
评析:根据刑法第二百零八条的规定,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构成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又虚开或者出售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零五条即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第二百零六条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第二百零七条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规定定罪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

0410:[本题共0条评论]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甲违反海关法规,将大量黄金运输进境,不予申报,逃避关税。甲的行为成立走私贵重金属罪
B.乙生产、销售劣药,没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但销售金额超过了5万元。乙的行为成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C.丙在自己的35名同学中高息揽储,吸收存款100万元,然后以更高的利息贷给他人。丙向其同学还本付息后,违法所得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丙的行为成立非法经营罪与高利转贷罪的想象竞合犯
D.承担资产评估职责的丁,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后,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丁的行为构成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与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应实行数罪并罚

A B C D

正确答案:B    你的答案:B(√)
评析:A错,走私贵重金属罪单指非法运输“出境”的行为。B对,生产、销售伪劣药罪要求“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故B不构成生产、销售伪劣药罪,但因其“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所以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C错,C情形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高利转贷罪表现为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故C不构成高利转贷罪。非法经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物资、金银、对外贸易及工商的管理秩序,故C不构成非法经营罪。D错,丁的行为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犯本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中介组织人员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又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因此“收受他人财物”是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加重犯,不并罚。

17:[本题共0条评论] 甲利用到外国旅游的机会,为了自用,从不法分子手中购买了手枪1支、子弹60发,然后经过伪装将其邮寄回国内。后来甲得知乙欲抢银行,想得到一支枪,就与乙协商,以5000元将其手枪出租给乙使用。乙使用该手枪抢劫某银行,随后被抓获。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A.以买卖、邮寄枪支、弹药罪与抢劫罪并罚
B.以买卖、邮寄枪支、弹药罪与非法出租枪支罪并罚
C.以走私武器、弹药罪与抢劫罪并罚
D.以走私武器、弹药罪、非法出租枪支罪、抢劫罪并罚

A B C D

正确答案:C    你的答案:D(X)
评析:走私武器、弹药罪是指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携带、运输、邮寄武器、弹药进出国(边)境的行为。故甲构成本罪而不构成买卖、邮寄枪支、弹药罪。如果行为人明知租用、借用枪支的人是为了实施某种犯罪而租用、借用枪支,却仍然出租或者出借,则成为租用、借用枪支人所实施犯罪的共犯,应当按照共同犯罪的规定予以处罚。甲后来的行为应定抢劫罪,故选C.

52:[本题共0条评论] 下列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窃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给其造成重大损失的,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B.捡拾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资料而擅自披露,给其造成重大损失的,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C.明知对方窃取他人的商业秘密而购买和使用,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D.使用采取利诱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A B C D

正确答案:A,C,D    你的答案:A,B,C,D(X)
评析:具体包括下述三种情形:①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②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③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明知或者应知以上所列三种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

53:[本题共0条评论] 刑法第171条第1款前段规定: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关于本条的理解,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运输假币罪要求行为人明知是假币,但出售、购买假币罪不要求行为人明知是假币
B.根据故意犯罪的刑法规定与刑法原理,出售、购买假币罪也以行为人明知是假币为前提
C.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都是故意犯罪,但运输假币罪只能是直接故意,而出售、购买假币罪只能是间接故意
D.“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是指可以并处罚金,而非应当并处罚金

A B C D

正确答案:A,C,D    你的答案:A,C,D(√)
评析: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都是直接故意。刑法规定“并处”罚金时,人民法院在对犯罪人判处主刑的同时,必须依法判处罚金;刑法规定“可以并处”罚金时,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以及犯罪人的财产状态,决定是否判处罚金。

55:[本题共0条评论] 下列关于扰乱市场秩序罪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单位可以构成刑法规定的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的犯罪
B.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之外的其他人不能单独构成虚假广告罪
C.招标人不能构成串通投标罪
D.不以牟利为目的,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的,不能构成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罪

A B C D

正确答案:A,B,D    你的答案:A,B,D(√)
评析:串通投标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招标投标过程中的招标人和投标人。

05第9题:[本题共0条评论] 甲、乙二人出资10万元,同时通过购买并使用伪造的商业零售发票,虚填商品实物价值人民币50万元,骗取审计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以60万元注册资本取得"XX贸易有限公司"营业执照。后甲、乙又合谋将上述10万元资本金转移用于注册另一公司。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

A.虚报注册资本罪
B.虚假出资罪
C.虚报注册资本罪与抽逃出资罪
D.虚假出资罪与抽逃出资罪

A B C D

正确答案:C    你的答案:D(X)
评析:本题考查刑法158,159条两条的区别,甲乙第一个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而获取登记的行为是虚报注册资本罪,而后来将10万元资本金转移用于注册另一公司的行为是抽逃出资罪。特别指出的是虚假出资罪与抽逃出资罪其实四一个罪名中并列的两项,而非两个罪名。且虚假出资罪与虚报注册资本罪最大的区别在于,虚假出资罪是对于公司内部而言,一般来说,欺骗的是其他股东的利益;而虚报注册资本是指对外欺骗登记主管部门。

第10题:[本题共0条评论] 某企业生产的一批外贸供货产品因外商原因无法出口,该企业采用伪造出口退税单证和签订虚假买卖合同等方法,骗取出口退税50万元(其中包括该批产品已征的产品税、增值税等税款19万元)。对该企业应当如何处理?

A.以合同诈骗罪处罚
B.以偷税罪处罚
C.以骗取出口退税罪处罚
D.以偷税罪和骗取出口退税罪并罚

A B C D

正确答案:D    你的答案:D(√)
评析:根据刑法204条的规定,“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故本题中,该企业采用伪造出口退税单证和签订虚假买卖合同等方法只是骗取的手段,构成牵连犯,只定骗取出口退税罪。但骗取所交纳税款的部分,应定偷税罪,数罪并罚。本题的答案应是D,其中偷税罪数额19万、骗取出口退税罪数额31万。

第58题:[本题共0条评论] 下列哪些人可以成为非法经营同类企业罪的犯罪主体?

A.中外合资企业的董事、经理
B.国有公司的董事
C.国有企业的经理
D.国有公司控股的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

A B C D

正确答案:B,C    你的答案:B,C,D(X)
评析:本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有的学者认为还应包括监事但一般认为, 这种理解有悖立法原意,扩大了本罪的主体。因为公司法对董事、经理的规定了特定的资格,职权和责任,而对监事则没有规定禁止竞业的义务。

第66题:[本题共0条评论] 甲为了获取超额利润,在明知其所经销的电器产品不符合保障人身安全的国家标准的情况下,仍然大量进货销售,销售金额总计达到180万元。一企业因使用这种电器而导致短路,引起火灾,造成3人轻伤,部分厂房被烧毁,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下列关于甲的行为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应当数罪并罚
B.构成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
C.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
D.应按照销售伪劣产品罪和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中的一个重罪定罪处罚

A B C D

正确答案:B,C,D    你的答案:B,C,D(√)
评析:刑法140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第141---148条规定的生产销售假药等特定伪劣产品罪之间,属于法条竞合的关系,140条是普通条款,第141---148条是特殊条款但该种法条竞合关系的处理不是特殊条款优先而是重法优先这是149条款所规定的。所以A错误,BCD正确。

第93题:[本题共0条评论] 甲公司走私汽车获利人民币4000万元后,欲通过乙公司(非国有)的帐户将这笔资金换成外汇转移至香港,并说明可按资金数额的10%支付"手续费"。乙公司得知该笔资金为甲公司走私犯罪所得,仍同意为该资金转帐提供帐户,并在收取"手续费"400万元后,将该资金折换成438万美元,以预付货款为名汇往甲公司在香港的帐户。乙公司的行为构成:

A.走私罪(共犯)
B.洗钱罪
C.逃汇罪
D.单位受贿罪

A B C D

正确答案:B    你的答案:B(√)
评析:甲公司走私汽车的犯罪行为已经结束,因此乙公司不构成共犯。

洗钱罪有四种上游犯罪:,据我国1997年刑法第191条以及《刑法修正案二》的规定,洗钱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走私、恐怖活动、黑社会组织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以提供资金帐户、协助的行为。因此B正确

乙公司是非国有单位,这里明显不构成单位受贿罪,因为单位受贿罪的主体是国有企事业单位,本题主体不符合。

第94题:[本题共4条评论] 甲公司拥有某项独家技术每年为公司带来100万元利润,故对该技术严加保密。乙公司经理丙为获得该技术,带人将甲公司技术员丁在其回家路上强行拦截并推入丙的汽车,对丁说如果他提供该技术资料就给他2万元,如果不提供就将他嫖娼之事公之于众。丁同意配合。次日丁向丙提供了该技术资料,并获得2万元报酬。丙的行为构成:

A.强迫交易罪
B.敲诈勒索罪
C.绑架罪
D.侵犯商业秘密罪

A B C D

正确答案:B    你的答案:B(√)
评析:此题司法部的答案明显有误(只选D,没有选B,)

关于“强迫交易罪”,首先这个“交易”本身一般是正常的经济交易行为,其中包括交易主体的正当性,而本题中,丙使用强制手段交易的对象是甲公司的技术员,而技术员是不具有技术秘密的交易主体资格的,所以,不能认定为强迫交易罪。A错误。

敲诈勒索罪是指行为人通过敲诈勒索的行为造成被害人精神上的恐惧,出于无奈,被迫交出财物或出让其他财产性利益(如:某项每年为公司带来100万元利润的技术秘密)
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多种多样,如以将要实行暴力;揭发隐私、违法犯罪活动;毁坏名誉相威胁等等,敲诈勒索罪所获取的不仅限于财物,还包括财产性利益。
丙的行为符合敲诈勒索罪的犯罪构成。主观上是故意,并以勒索为目的;客观上采取了以揭发隐私相要挟的手段,迫使技术员交出其所要求的技术资料;主体也有刑事责任能力。故丙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因此B正确;

敲诈勒索罪和绑架罪都是以勒索财物为目的,但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绑架罪是向被拘禁人以外的第三人索取财物,而不是被拘禁人本人。因此C错误

至于并在其后基于另一犯罪故意,所实施的行为,则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因此正确答案应为BD。

067:[本题共0条评论] 对下列哪一情形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A.在走私普通货物、物品过程中,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 
B.在走私毒品过程中,以暴力方法抗拒检查,情节严重的 
C.在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过程中,以暴力方法抗拒检查的 
D.在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过程中,以暴力方法抗拒检查的 

A B C D

正确答案:A    你的答案:B(X)
评析:第一百五十七条 【从重处罚】武装掩护走私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第四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本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罪,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第三百四十七条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第三百一十八条  【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五)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检查的; ……第三百二十一条第二款在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中造成被运送人重伤、死亡,或者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检查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可见只有走私普通货物、物品过程中,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才进行数罪并罚。所以A正确。

12:[本题共0条评论] 下列哪一行为可以构成使用假币罪? 

A.甲用总面额1万元的假币参加赌博 
B.甲(系银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 
C.甲在与他人签订经济合同时,为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将总面额20万元的假币冒充真币出示给对方看 
D.甲用总面额10万元的假币换取高某的1万元真币 

A B C D

正确答案:A    你的答案:A(√)
评析:A项符合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持有、使用假币罪的规定,B项确定金融工作人员以假币换取货币罪,C项中甲并没有使用假币,构成持有假币罪。D项构成出售假币罪。

0710:[本题共1条评论] 对下列与扰乱市场秩序罪相关的案例的判断,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所购某名牌轿车行驶不久,发动机就发生故障,经多次修理仍未排除。甲用牛车拉着该轿车在闹市区展示。甲构成损害商品声誉罪
B.广告商乙在拍摄某减肥药广告时,以肥胖的郭某当替身拍摄减肥前的画面,再以苗条的影视明星刘某作代言人夸赞减肥效果。事后查明,该药具有一定的减肥作用。乙构成虚假广告罪
C.丙按照所在企业安排研发出某关键技术,但其违反保密协议将该技术有偿提供给其他厂家使用,获利400万元。丙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D.章某因房地产开发急需资金,以高息向丁借款500万元,且按期归还本息。丁尝到甜头后,多次发放高利贷,非法获利数百万元。丁构成非法经营罪

A B C D

正确答案:C    你的答案:B(X)
尚无评析,请参与讨论与大家分享您对此题的见解

11:[本题共5条评论] 关于贷款诈骗罪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以欺骗手段骗取银行贷款,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的,构成贷款诈骗罪
B.乙以牟利为目的套取银行信贷资金,转贷给某企业,从中赚取巨额利益的,构成贷款诈骗罪
C.丙公司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虚假的项目骗取银行贷款。该公司构成贷款诈骗罪
D.丁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骗取银行贷款后携款潜逃的,构成贷款诈骗罪

A B C D

正确答案:D    你的答案:D(√)
尚无评析,请参与讨论与大家分享您对此题的见解

甲系某国有公司经理。生意人乙见甲掌管巨额资金,就以小恩小惠拉拢甲。后乙以做生意需要资金为由,劝诱甲出借公款,并与甲共同策划了挪用的方式,还送给甲好处费5万元。甲未经公司董事会决定就将100万元资金借给乙。乙得到巨款以后,告知银行职员丙该款的真实来源,丙为乙提供资金账户,乙随时提款用于贩卖毒品。在甲的催促下,一年后,乙归还30万元,后来就拒绝和甲见面。甲见追回剩余70万元无望,就携带乙归还的30万元潜逃。甲半年内将30万元挥霍一空,走投无路后向司法机关投案,并交代了借公款给乙、接受乙贿赂和携款潜逃的事实,并提供线索协助司法机关将乙捉拿归案。乙归案后主动交待了行贿和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贩卖毒品的犯罪事实。请回答94-97题。

97:[本题共7条评论] 银行职员丙的行为构成:

A.挪用公款罪的共犯 B.贩卖毒品罪的共犯
C.洗钱罪 D.赃物犯罪

A B C D

正确答案:C    你的答案:B(X)
尚无评析,请参与讨论与大家分享您对此题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