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已无真儒商
——话语权时代妄话儒商定义
儒商一词,听得久了,也有些腻了,远的,我们不了解的,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偏偏在我们身边的一些人,突然暴富了,发财了,就想给自己的以往“正正名”,弄个“胡雪岩”式的什么顶子唬唬人,出去学一些什么“速成班”,回来就成了什么明星,叫“明星企业家”也罢了,偏要一些什么劳什子荣誉,叫什么“儒商、道商、佛商、哲商”,仿佛有了名分,无需他人斧正,也就“扶正”了。
明明到不了那个水平,偏要摆出那般阵势,的确让人心生不平不配的不舒服。
如果因为我的话不合适,那我们就重新审视一下一些当今实况吧。
落伍的儒商文化
我不浪费看官的时间,先看看儒商的传统涵义:
1. 儒商是以儒家理念为指导的、从事商品经营活动的商人;
2. 儒商是把“儒”和“商”相结合的“商”,即把“商”的职业和“儒”的伦理品种结合起来的市场经济的经济活动主体;
3. 儒商与一般商人最本质的区别就是非常重视商业道德,不义之财不取;
4. 儒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说,是指以儒家学说作为行为准则的商人。从广义说,是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兼收儒、道、墨、法、兵家之长的商人;
5. 儒商是指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有儒家道德观和价值取向的、有自强不息和勇于创新精神的企业家;
6. 儒商分为古代儒商和现代儒商,现代儒商是把“内圣”和“外王”有机结合起来,把传统美德和由市场经济滋生的新的道德观念有机结合起来,尊重人的价值,实行人格化管理的商人;
7. 儒商是把儒家的价值理想与市场运行本身的法则相结合,并能遵循指导市场活动行为法则的商人;
8. 儒商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价值观念的企业经营管理者。现代儒商应该是具有科技专长,同时又具有儒家价值理想的,即具有“士魂商才”的经营管理者;
9. 儒商就是以孔子倡导的儒家道德来规范自己商业行为,并进行内部管理的商人或经营者;儒商是指有文化的、讲道德、善理财、会管理、创效益,并且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商人或企业家。现代儒商还具有现代意识、区域意识]、全球意识,还应该懂外语(最好是英语)和会使用电脑;
10. 儒商是有道德、有文化、有国家社稷理想的商人。
以上是网上的内容,大家看看,这么笼统,现代的商人们,有几个真正做到了?
所以,根据现在的企业家或商人们的表现,这几条就得改改。以适应时代的潮流及企业家或商人们的需求。
哈佛《商业评论》今年出了一篇文章,抄给列位看官阅批:
《为何商业人士道德意识薄弱》
企业高管急剧膨胀的薪水报酬,一轮又一轮的缩编减员,众多大企业的道德失范,这一切都使得公众对企业高管的敌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多元智能理论奠基人霍华德•加德纳指出,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企业领导者加强道德规范。虽然加德纳教授本人并不是伦理学家,但作为心理学家,他认为自己的首要职责是要弄清人的伦理道德是如何形成的,为何有些人会出现道德缺失。本文是《哈佛商业评论》英文版高级编辑布朗温•弗赖尔对加德纳教授的专访。在采访中,关于企业管理者应该如何为自己和企业树立并保持高道德标准,加德纳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与人类的规范意识、综合意识、创造意识和尊重意识不同,道德意识将对他人的尊重扩展到了一个更抽象的层面。一个具有道德意识的人会问自己:“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怎样的员工,以及怎样的公民?如果我所有的同行和我想的一样,那么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人们通常认为拥有尊重意识的人一定具备道德意识,反之亦然。但加德纳教授觉得,一个人有可能心怀敬意,但他不一定知道为什么。
谈到道德意识的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加德纳教授指出,一个人的道德取向起源于家庭。当孩子逐渐长大,同伴的影响也会变得非常巨大。此外,周围社区对待居民的方式也具有同样的影响力。他以意大利的雷焦艾米利亚模式为例,说明了社区是怎样培养公民道德的。
相比其他专业人士,商业人士保持道德意识要更难一些。加德纳教授认为,严格说来从商算不上一项专门职业,专门职业会形成一整套管控机制以及对违规者的惩戒措施。此外,对于受监管的职业,良师的指导非常重要。但商界没有这种模式,从商也不需要什么执照。唯一的要求是:赚钱,但不要违法。
在组织中,一些人不讲道德的做法会对他人产生影响。如果员工发现领导和同事做了坏事却“安然无恙”,他们就敢于去效仿。但反过来,如果企业领导者在伦理道德上以身作则,那么员工就会受到鼓舞,并以他们为榜样,这从长远来说对企业非常有利。在工作中,不同利益集团是和谐共处还是勾心斗角,特定的表率人物对自己扮演的角色是否有信心,这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人人都关注同样的东西,那么就更容易做有益的工作。
加德纳教授认为,对于企业领导者来说,坚守道德准则的最好办法就是,坚信这样做对企业的利益至关重要。当一切都进展顺利时,无论是对于你还是他人,保持高的伦理道德标准还比较容易。而当周围的环境诱使你放弃道德标准时,你必须严于律己。如果你花点时间,找个机会,好好思考一下自己制定的宏大使命,看看自己是否正朝着实现这一使命前进,那么你就更有可能做有益的工作。帮助你遵守道德准则的另一个方法是“正向定期免疫”。所谓正向定期免疫,是指一个人在与其他人接触,或有了一定体验后,会强迫自己检讨自己的行为,或为他人树立榜样。
企业领导者身边最好有三类敢向权势人物讲真话的参谋:首先,在企业内要有一个信得过的顾问;其次,在企业外也要有一个人能给他提建议,这个人最好是与他身份相当的老朋友;最后,要有一个真正独立的董事会。如果你能够真正倾听上述三方的建议,并按照他们说的去做,你就不会犯太过离谱的错误。
别对高人要求太高
看到了吧?一个人,一旦高高在上,就很难被约束,“相比其他专业人士,商业人士保持道德意识要更难一些,唯一的要求是:赚钱,但不要违法。”
这不是我们老祖宗说过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吗?企业领导者身边最好有三类敢向权势人物讲真话的参谋,就如唐太宗,身边只要有个魏征,就可以OK了;你就不会犯太过离谱的错误,也就是说,高高在上的人可以犯错误,只要不太离谱。
想想也是,没有商人的辛苦经营,我们哪里来的这么便利?衣食住行被商业化后,基本上可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管他是不是儒商,道商什么的。也犯不上与他们较真,非要以知识分子的脾气,下个定义才可。
其实,那些商人们,钱都赚不过来,哪里有闲工夫听你胡啰啰他是什么。老子有钱,大不了花钱封你的ID。或鼓捣个报告文学、软文章,铺天盖地一宣传,怕你不承认他是儒商道商?有的是人愿意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