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创业融资的谎言商业模式



想融资?请告诉我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商业模式不清晰?

或许可以借鉴某某企业?

需要摸索?

坦白承认吧,你还不知道!

 

备受投资人挖苦一番,你是不是要沮丧的抱头鼠窜,觉得自己好像真是一个骗子。拿几张白纸骗钱的骗子,和打电话告诉你中奖的骗子一样心虚呢?

 

投资人尖酸刻薄的话可能让你久久不能释怀,你甚至开始怀疑自己项目做大的可能性。商业模式就是一个试金石,很多项目倒下了。

 

但我明确的告诉你,“商业模式”是个骗人的鬼话。一个对用户具有真正长远价值的项目而言,融资是不需要商业模式的。当然,如果你是要开一个小饭馆,能不能马上赚钱是很重要的。

 

创业企业开始都没有商业模式

 

事实甚于雄辩。让我们看看这些已经成功或者将来会很成功的企业,他们在发展初期都是没有成熟商业模式的。

 

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是中国创业者的楷模,让我们看看中小企业战略专家宋新宇博士做的总结。

 

 马云和他的团队幸运的是,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有意和无意的实验)定义了自己的梦想并找到了实现梦想的路径。 

    第一个实验:1995年时在美国做了一个简陋的网页,结果几个小时后就收到了5封要合作的电子邮件。 

   第二个实验:1995年开始的中国黄页,为其他企业拷贝他的上一个经验。在这时他发现中小企业对利润的渴望,只要能为他们赚钱,自己就能挣钱。1997年,这个公司的收入达到700万。 

   第三个实验:来北京为外经贸部建设中国网上商品交易市场。用这个网站验证了许多阿里巴巴网站的元素,例如搜索引擎,商品分类,收费等,也发现BBS论坛甚至比网站主页还要受欢迎。 

   第四个实验:在众多可能的盈利模式中(网上电子市场,付费会员,在线促销,网上虚拟主机,中国供应商服务等)发现最适合市场需求中国供应商服务,而这个产品让阿里巴巴每年有了几个亿的收入2005年:约10.000家成为中国供应商的企业,每一家每年支付阿里巴巴4-6万元)。 

 

实验、实验,还是实验。高瞻远瞩如马云,商业模式也是一路实验过来的。如果你没有证明比马云聪明之前,不要担心自己没有找到商业模式。

 

但现在为什么普天盖地的商业模式言论?

 

为什么还在唠叨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说起来玄之又玄。一句话点透,就是怎么赚钱。做生意要赚钱,基本到不能再基本。那么为何投资人长篇大论强调做生意如何要赚钱?

 

传统的成熟商业项目,没有人会关心商业模式。如果你要投资开个餐馆,不会关心如何赚钱,你会关心赚的多不多,担心会不会赔。但对于创业项目来说,几乎全部是新的。创新的产品、创新的服务、新的商业流程……

 

本来,不管项目是不是创新的,提供产品或者服务,收取用户费用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是技术的变革,引起市场竞争程度剧烈增加,导致创业者必须在商业模式上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我们以国内三大门户竞争的一个简化模拟商业模型为例,来说明商业模式创新的必然。

 

一家名叫新浪的公司,看好网络新闻的市场,开始向市场新闻服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像报纸一样,向每个用户收取费用。

 

可另外一家叫搜狐的公司看好新闻网站的市场前景,为了和新浪竞争,搜狐降低费用,抢夺新浪的用户。

 

新浪和搜狐的竞争,让一家叫网易的公司看到了更大的市场。于是,网易决定免费提供新闻阅读,来吸引新读者,挖新浪和搜狐的老用户。

 

说一千道一万。看新闻,一定是要买单的。三大门户注意到,如果向用户收费已经不现实,那么,他们就要找到为用户买单的人。

 

最后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三大门户在提供新闻服务后,把用户的注意力卖给了一个愿意为此买单的人,广告主。

 

当然,上述案例是个假想模型,真实情况远非如此,再次提醒读者请勿对号入座。

 

总结一下,我们可以看到,商业模式的创新,不是收不收钱的创新。是在那个商业环节收钱的创新,是谁最终买单的创新。

 

再深入探究背后的商业逻辑,是信息技术导致商品或者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为商业创新提供广阔空间。暂且不谈这个话题。

 

看似商业创新很简单,但是个高难度的技术活。在美国,默多克一直在为华尔街日报网站在那个环节收费、最终让谁买单痛苦纠结着。

 

既然商业模式是个长期摸索的过程,那么在走到胜利的那一天,创业者如何办?

 

投资人是魔鬼还是天使?

 

在走到胜利的那一天,我们创业者如何生存?

 

第一种生存方式:在找到商业模式之前,自己找零食打发日子。比如上文中提到的阿里巴巴,网上电子市场,付费会员,在线促销,网上虚拟主机,中国供应商服务,是商业模式的探索过程,也是解决温饱问题的权益之计。比如在百度的发展历史中,在找到付费排名之前,百度是依靠给硅谷动力这样公司做小活(提供后台搜索技术支持)生存。

 

第二种方式:找个愿你买你未来的投资人

 

严格来说,这是一种主流的模式。规模越大、越有发展前途的创业企业,对融资的需求越是渴望。

 

前面谈到的阿里巴巴和百度,实际上更多是通过几轮融资慢慢走到独立自主的今天的。所以我提醒创业者,投资人买你的未来,你出卖你的未来,是个公平的交易。这再次说明一个问题,商业模式是未来,但不是确定的。

 

所以如果你有一个明确的商业模式,一般情况下,说明你的项目不是很靠谱。未来应该是光明的,但一般都是模模糊糊,不会是具体清晰的。清晰了,逻辑上就不对了。

 

商业模式问题不是问题了。那么创业者还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有两个。

 

一个是:如果商业模式是模糊的,未来是不确定的,投资人为何会看中你?

 

另外一个是:如果有人买单,如果评估你的未来价值。这些都是有血的教训。比如,最近马云就为101日的到来痛苦,因为这一天是他要为投资人兑现承诺的时候。

 

五年前,因为生存的压力,马云把自己的未来卖给了雅虎。今天,雅虎来要帐了。有兴趣的读者请看(当初不应该签了卖身契 马云心中永远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