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国家统计局发布8月份主要经济数据,数据显示8月份CPI同比增长3.5%,超预期,创22个月内新高,而其它经济数据显示经济还在平稳运行并有回落的迹象,比如PPI由原来多增长5%多,回落至4.4%左右等等。
可以说8月份经济数据的最大的亮点莫过于CPI的超预期增长,而同期一年期存款利率仅为2.25%,负利率的状况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加剧,于是学,政界开始了如何扭转负利率局面的讨论,本来央行希望一个正的利率,但是在本周举行的牛津中国财经论坛上,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目前还没有找到解决利差过大的良策,如果存贷款同幅上调,中央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负担就将加重,风险将随之出现,而如果单一的提高存款利率固然可以减少利差,同时维持一个正的利率,但利差缩小,无疑挤压了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使其对实体经济服务削弱,我的理解也就是说未来负利率将维持一段时间,而且管理层方面也希望通过负利率来促使民间资金进入投资,消费市场。另外针对银行存款减少,存款利率又不能增加的现状,有人建议提高大额存款的利率,记得在8年前我也曾提过类似的建议,当时我认为既然存款期限越长,利率越高,为何存款数额越大,利率不越高呢?对于银行来说这有利于降低收储成本,激励获得更多的存款,但同时我也认为类似的举措对占多数的中低收入者没有实惠,我们研究政策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如何使中低收入者提高收入能力,使他们的财富保值,增值,因为这样才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像一些举措只惠及代表一小部分人的利益。
另外一方面针对当下的CPI,从分类数据就可以看出食品价格上涨是主因,而食品价格上涨也主要因为农产品供给的周期性,以及游资借机炒作有关,而马上秋粮将要上市,无疑起到一种平抑的作用,更重要的在于往往下半年往往是经济收官阶段,大家的积极性都不高,因而届时通胀压力将趋缓,但也不要掉以轻心,还记得2008年那次由农产品价格上涨引发的通胀吗?现在的农产品价格形势就和当初差不多,但不同的是现在大家的财富都消耗了许多,同时货币政策在收紧,兴风做浪的机会和可能在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