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曹操墓造假证据并不充分利益之争炒作嫌疑大?


质疑曹操墓造假证据并不充分利益之争炒作嫌疑大?

近日许多媒体围绕河北民间人士阎沛东质疑曹操墓造假的报道层出不穷,加上此前倪方六等举办的23人曹操墓苏州研讨会对曹操墓造假和出土碑刻文字的质疑,乍看之下普通民众还以为曹操墓果然造假了。难道又要上演“华南虎”造假游戏?但是仔细对照不同媒体的报道后发现,阎沛东所谓的曹操墓造假的直接证据并不存在。加上阎沛东本人的河北身份,很难排除河北邯郸与河南安阳争曹操墓所在地的利益之争下的操作。

媒体的渲染性报道很吸引公众眼球,“造假工厂170元就可以仿制曹操墓出土碑文”,甚至曹操墓出土碑文石刻就是参照“盗版《三国演义》”现代人按照汉魏时期文化刻制的。还有有一个民工说参与了曹操墓的挖掘,获悉其中有人参与假石刻碑文的仿制。甚至有南阳假文物仿制工厂中有安阳曹操墓所在地村干部电话,……。如此种种就是阎沛东爆料的曹操墓石刻碑文造假证据。当然一些学者核心的对曹操墓出土文物的文字表述和写法产生质疑,因而断定安阳曹操墓存在造假问题。

对于曹操墓出土碑文等的文字写法和曹操墓“魏武王”称呼的质疑,这是专业学术问题。历史的久远,社会生活的复杂多样性,我们不能由此作出单一性结论。既然此前的考古专家等学者和国家文物局专业机构已经论证过,我们姑且就认定他为真。除非其他地方又发掘了真实的曹操墓,否则,很难因为一点学术上的质疑草率否决已经研究论证过的“曹操墓”。

为什么说阎沛东的证据不充分呢?

首先,文物造价工厂在各大古都,如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等地均有存在,只要当地有重大的文物发掘事件或者王侯将相的目的,就有依此为由造假文物倒卖的事情发生;因此文物造假工厂发现安阳曹操墓所在地村干部的电话,只能说明已经有人开始借着曹操墓发掘事件造假文物开始倒卖。

否则,曹操墓出土碑文很难和造假工厂联系起来,法律上的证据必须环环相扣,无懈可击。阎沛东如何证据造假工厂的文物就是出土的文物呢?为何不是造假工厂仿制出土文物如法炮制。为此购买《三国演义》对照作假。当然假文物贩子为了让人们相信其文物真实性,会编织各种谎言来证实其真实性。

其次,文物局工作人员称,2007年,某市旅游局就接到了安阳将此墓地申请为旅游景点的审批申请,但当时那是空墓,而且没有名号,旅游局回驳了这个申请,但留下一些申报材料,“他们当时没有‘曹操墓’的证据”。这里就有点幼稚了,当时没有不等于今后不能再有,继续发掘后发现新的证据是完全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的。因为,这里不能证明,当时和现在是否完全同一地点、大小、方位、深度等。就算当时发现的墓是空的,并不能说明已经对该墓发掘尽了、也没有对当时的墓状进行拍照、测量固定证据。由此,阎沛东的证据说就成了儿戏。

第三,考古队队长参与造假,唯一的假碑文造假窝点,阎沛东是法院还是公安机关,在没有对曹操墓出土碑文进行司法鉴定情况下,为何如此言词凿凿?这不是主观臆断,就是自我炒作?

笔者也希望阎沛东等人的证据可以证实曹操墓被造假了。但是仔细从法律上分析了很久发现,这些所谓的证据不过是很边缘化的间接性孤立证据,在此得出的曹操墓造假是猜想。其实,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在河南洛阳等地,汉魏时期的各种出土文物不胜枚举。要在曹操墓造假,根本不需要笨拙的用现在文物造假工厂来实现,拼凑一些汉魏时期的出土文物就可以实现。因此,证实曹操墓出土碑文等文物是否是现代人所造,很容易鉴定出来。

只要引入司法鉴定程序马上就可以见分晓。至于媒体报道的一个农民工参与挖掘,一个人证言就是一个孤证,况且这个农民工是否真地参与挖掘还需要得到考古队方面认可,或者考古队认可的两个以上参与挖掘人员证实才有效。问题是,阎沛东等人现在是对政府机构结论不信任,就是公安机关介入走刑事司法鉴定程序得出真是结论,安阳曹操墓出土文物没有造假,阎沛东等人也不会相信。相反,阎沛东多次在当地媒体上表示要做“英雄慷慨人士”。为此笔者就难免怀疑其真实动机了。

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阎沛东和考古队都对外表示要通过法律诉讼程序来证实自己的清白。这不能成为双方相互恐吓的炒作由头。有没有勇气通过法律程序一辨真伪,是衡量阎沛东和考古队的唯一选择。早这一点上,阎沛东必然要先走一步,否则,就是心虚。

因为,安阳曹操墓已经获得国家文物局论证认定,既然阎沛东有“铁证”就要用于适用法律武器来证明给公众看。否则,一味的通过媒体和并不可靠的边缘化间接证据猜测说曹操墓造假,一旦最终证实曹操墓不存在造假,阎沛东肯定是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就目前的情形看,围绕曹操墓造假的质疑多半是河北邯郸与河南安阳的利益之争。www.faz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