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8月9日报道:《公务员考生总分第一未被录 招录部门至今无说法》。说的是参加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胡烨亮,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差额考察环节,但他最后发现被录用的是总成绩排在自己之后的考生,为此他拨打监督电话提出质疑,得到的答复是帮忙转达。但至今招聘部门没有给说法。
为此胡烨亮心里不服,此事同时招致广大网友们种种猜测,怀疑公务员招考的公正性。
这种怀疑有一定的理由。
应该说,胡烨亮虽然总分考第一,但没有被录取其中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性是胡没有被录取是合理的,不存在暗箱操,作营私舞弊问题;一种是胡没有被录取是不合理的,是由于有人在背后暗箱操作,做了手脚。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国公务员招聘的程序是这样的:首先,面向社会公开考试,也就是笔试。其次,笔试合格后,再确定一定比例进行面试。面试的方法,主要是人事部门和招聘单位共同出人,由一个主考提问,然后几个人共同打分,最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为本人面试成绩。有的地方严格一些的,还有纪检部门在旁边录像监督;第三,面试后再取两至三个人进行组织考察。组织考察就是到应聘人员单位进行考察。最后再由人事部门和招聘单位共同研究决定录取谁。
这三步程序应该说很公平合理了吧?其实不一定。如果这三个程序都是严格执行,没有一丝徇私舞弊在里面的话,当然是公正的。但在实际操作上却不然,这个公务员招聘环节其中隐藏着很大的漏洞,给腐败官员暗箱操作有很大的可乘之机。
漏洞在哪呢?漏洞在第二和第三个环节上。第一个环节应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只要在笔试中防止好考生作弊就行了,与防止高考作弊的办法差不多。关键是第二和第三个环节,最容易作弊了。
其方法是:在第二个环节即面试时,有背景和关系的考生和家长,可以向面试人员请托,要求对某个考生给予关照。这样在打分的时候,多数面试评委给予某个考生打了高分,即使去掉一个最高分又怕什么呢。在第三个环节,即考察环节也是非常关键的。考察对两至三个参加面试人员进行考察。在考察环节有两种情况可以影响招聘的公正性。一是应聘人员与本单位职工和领导的关系怎样,特别是与单位领导的关系好坏直接影响考察结果。二是招聘单位主要领导的态度起决定作用,招聘单位也就是用人单位的领导最后说了算,他说用谁就用谁。这时不管你考多高的分,也不管你面试成绩第几,同时也不管最后考察的结果怎么样,只要考察结果不是太坏,最后是否录用的决定权在用人单位的主要领导。用人单位主要领导公正,最后被录用的人不管笔试、面试的成绩和考察结果如何,基本上都是公正的;如果用人单位的主要领导腐败,他就会帮助请托之人在第二个和第三个环节上做工作,进行暗箱操作,最后即使暗箱操作不成,他也能将请托之人录取进来(当然前提是考察结果不是太坏,只要不是太坏,即使比其他几个人的考察结果差一点也没有关系,用人单位的主要领导完全可以以工作需要堂而皇之地招进来)。
这就是我国目前公务员公开招聘程序中的漏洞,给腐败官员营私舞弊,暗箱操作以可乘之机。我曾撰文建议过,在公务员公开招聘(包括各级领导干部公开招聘)工作中,取消面试环节(把面试中的考题容进笔试中去),改革考察环节。总之,我国目前公务员招聘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问题回到前面:胡烨亮总分考考第一而未被录取,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有关负责部门的官员没有腐败问题,没有暗箱操作问题,完全是严格按照三个程序进行的。一种是有关负责部门的官员存在腐败问题,利用了我国公务员公开招聘程序中的漏洞,进行了暗箱操作。究竟是哪一种,本人不敢断言。但愿不是后一种情况。
希望有关部门给予胡烨亮和广大网友一个明确公正的答复。
公务员考试第一未被录取的两种可能性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