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旧改造“拆迁与补偿”成拦路虎


    2010年4月24日,广州10区符合三旧改造政策要求的用地面积约318平方公里,其中旧厂房120.6平方公里,占总量的38%;旧城镇29 .2平方公里,占总量的9%;旧村庄168 .5平方公里,占总量的53%.广州计划在2020年前挖掘220平方公里的三旧存量土地,其中120平方公里是全面改造,100平方公里以综合整治为主。广州计划在2020年前挖掘220平方公里的“三旧”存量土地,两个月前刚成立的广州市“三旧”改造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三旧办”)23日,通报了最新进展和工作思路.目前已完成14条城中村改造方案的编制和审批,为了平衡容积率,将考虑用旧厂房的土地搭配部分城中村改造。每年可提供10-20平方公里的三旧存量用地,这可解决未来10年制约广州发展的用地紧张问题。

    2010年5月23日,广州138条需整治改造的城中村中,52条全面改造的城中村将力争3年~5年内基本完成,其余城中村只采取综合整治的形式,并不大拆大建。昨日,广州市三旧办针对近日城中村改造中市民提到的高容积率问题做出解释,政府将严格控制容积率,在必要时将加入旧厂结合旧村改造。同时,为了控制及避免因改造而增大的老城人口压力,会将老城区80%左右改造出来的土地用于建商业楼。根据总体规划,到2020年能够新增的土地只有148平方公里,而广州正常建设每年有20多平方公里。

    因此只能在存量土地上下功夫,为此,广州在2020年前,要挖掘220平方公里“三旧”的存量土地,但这些改造并非全部都会通过大拆大建的形式。其中,120平方公里用于全面改造,而其余的100平方公里将采取综合整治,以整治为主。广州将力争用10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全市在册的138条“城中村”的整治改造,其中只有52条城中村会进行全面的改造,并力争3年~5年基本完成改造任务。“如果这个城中村有岭南风情,或者容貌很好,是不会全部推掉的。凡是全面改造的都是没有保留任何风情,而是存在许多消防、治安等隐患的城中村。

    2010年5月30日,广州越秀区将围绕北部功能区——越秀核心产业功能提升区和南部功能区——北京路广府文化商贸旅游区两大功能区,举行高端论坛,并重磅推出34个“三旧”改造项目,用地面积达到790公顷。其中,位于越秀区辖内的5条“城中村”的改造方向也基本确实。越秀区辖内共有杨箕村、登峰村、西坑村、瑶台村、寺右村共5条“城中村”,均已纳入越秀区“三旧”改造范围,涉及用地面积约480公顷。计划用3~5年时间基本完成上述“城中村”改造工作。

    目前,该5条“城中村”的改造方向也基本确定。其中,登峰村位于内环路(恒福路)以北,下塘西路以东,毗邻麓湖。用地面积约80公顷,拆迁范围约5.5公顷,将打造为环市东智力总部区的“休闲后花园”,通过“腾笼换鸟”打造具附加值的特色商圈,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与世贸、友谊商店、花园酒店、中环保利等商业中心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新型中心商圈,形成智力总部和时尚商业中心。备受社会关注的杨箕村“城中村”改造项目,目前已进入签约阶段。

    杨箕村的改造将消除“村”与“城”的矛盾与差距,通过用地功能布局的调整,释放土地潜力、充分利用土地价值,实现村民人居环境与城市环境的整体提升。同时,杨箕村“城中村”改造将充分依托北部地区的地缘优势及珠江新城CBD功能辐射,“嫁接”环市东CBD,与珠江新城在产业空间上形成更紧密连接,建设以环市东、珠江新城为核心的“双轮驱动”。

    2010年6月8日,过往的拆迁阁楼只能获得100元/平方米补偿,在荔湾源溪地块,被拆迁户阁楼最高可获5700元/平方米的高标准补偿!记者昨天从荔湾区城市更新改造办获悉,作为市旧城改造首个实施“两轮征询”制度的项目,南岸路源溪地块日前已完成了首轮征询,超过九成居民同意地块改造。《荔湾区源溪项目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征求意见稿)对六类房屋的补偿作了详细说明。其中住宅私房(单位房)拆迁补偿价为:框架结构13500元/平方米、混合结构13300元/平方米、砖木结构13000元/平方米。而且按时签约的,还可以拿到500元/平方米的奖励,即住宅私房的补偿标准最高可去到14000元/平方米。

    2010年6月11日,广州荔湾区启动全市最大旧城改造项目。该区“龙津长寿地块项目”已开展“两轮征询”中的第一轮。拆迁面积达18万平方米。项目直接影响约3000户居民的未来,根据目前的征询方案,该地块改造没有回迁安置房。荔湾区更新办资料显示,龙津东路、长寿东路旧城地块拆迁范围东至光复中路、西至康王中路、北至龙津东路、南至长寿东路,覆盖了5个社区,包括龙翔社区、都堂社区、长寿社区、龙津东社区以及洪寿社区,涉及1800个门牌,约3000户居民。整个拆迁面积达到18万平方米。面积之大,为广州旧城改造之最。从《荔湾区龙津长寿项目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征询意见稿)》中看到,私宅补偿最高可达16000元/平方米,路面一线的商业房首层补偿高达40000元/平方米。据估计,用于拆迁补偿的费用将超过10亿元。荔湾区更新办负责人郑汉加介绍,这个数字已算“十分保守”,最后所需费用很可能有所增加。

    2010年6月24日,目前琶洲村整村签约率已达87%。24日上午,琶洲村整村改建工作正式开始对村内已交付房屋集中实施大规模拆除,首批纳入拆除范围的是位于东村临江地块的30多栋房屋。对于新琶洲的建设计划,保利地产表示,将优先把临江地块做好平整,尽快完成沿江大堤和绿化带的建设,同时,视村内交楼拆除情况,尽快组织回迁房的施工建设,保利地产承诺,自完成拆迁工作并在琶洲村整村改造项目所涉及安置地块交付之日起, 36个月内完成回迁安置房的建设并向村民交付。

    旧城改造最终目的是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居住质量,对于确实存在困难的住户,同时获得政府所谓的优惠政策补偿。对于困难户还可以申请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如通过补偿安置后仍不能解决居住困难的,符合住房保障相关条件的,可以结合申请住房保障进行解决。2010年6月9日,例如广州的草芳围改造“蜗居”有望补足40平方米,其实根本就是满足不了大部分业主的需求,商品房买不起,房保障供应小和条件严格及价格也不便宜,根本就是没办法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