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如何建立一所国际性的大学(8月3日)


 

在业内有一种说法,麦当劳与肯德基从根本上看并不是餐饮公司,而是房地产公司。

按照这种说法,每个行业都跟房地产有关,是房地产业的分支。

比如产业园是科技与房地产的结合,简称科技地产;医院是医疗卫生与房地产的结合,简称医疗地产;工厂是工业与房地产的结合,是工业地产;那么以此类推,大学就是教育与房地产的结合,是教育地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之所以说是重要组成部分,是因为除了大学之外,教育地产还有其他许多细分。

 

所以大学的投资或者运营管理基础,本质其实应该是朝向教育地产方面、或者是以教育传播交流为主线的社区。

既然是教育与传播交流的社区,就需要有形象与实际设施的结合,去倾斜。而一所稍微具备一些规模的大学,即使不像牛津剑桥那样的大学城,除了教学楼之外,都少不得配备大门喷泉广场、花园假山甬道、有住宅、餐厅、公寓;有运动场游泳馆、医院、图书馆、出版社、校刊、阅报栏、黑板报、信息交流的场所、学校内的广播甚至电视台,书店、超市、酒吧与咖啡厅;需要有鸟瞰图、平面图、模型等指示标;需要有让人产生闲情逸致的亭台楼阁,需要有长流不断的不腐之水,需要有树木花草等让人心旷神怡的地方;需要有剧院电影院、需要有论坛报告厅,需要有会议中心,实验楼等等。

需要特别指明的是:即使是一所小型的专科学院,都要配备专业的设施,让学科建设朝专业化与纵深化的方向发展。

 

既然学校不过是一个教育地产项目的经营与管理。那么就是不能漠视房地产在其资产中的重要位置的。

虽然大学从物化的角度看是教育地产,但是切不可用房地产的标准去要求大学。

比如在闹市区、商务区甚至金融区的房地产物业商业价值是最高的,但假如把学校放在那样的位置,就是缘木求鱼的决定了,毕竟修学不仅需要有心境与情绪的配合,更是需要大环境与周边氛围配套的。

大学并不是越处于黄金地段越好的,相反只要是道路与交通设施方便,地理位置还是偏僻一些的好。比如卖座系列影片《哈利波特》以及《暮光之城》,还有欧美那些描写学生生活的影片,其学校的选址大体都是在偏僻得近乎神秘的地方。往返校园与都市的是那些学校专用巴士。

也只有中国这样盲目追求城市化与产业化的国家,才会把学校放置在闹市区,事实已经证明,难以把控自己的学生们,那些接送孩子的家长们,那些学校周边的商贩们,形成了独特的学校商务生态链,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怕是只会有弊端,而很少有积极作用。

所以,还是怀念那种有校车穿梭,而不是到处用家长的专车接送的学校生活。

所以,假如你想创办一所大学,先不用着急拿地盖楼,而是先建立一种运营机制、流程与规划、产品研发与造血机制的。一个完整的规划,管理模式、业务考核流程与标准,所针对的核心受众是谁,基本诉求点是什么等等因素,都是必须要先行规划的,这些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运营脉络。

比如,先投资于成熟的项目,即使仅仅是一个系、一个专业、一张证书,甚至区区一门课程,再组合包装,用业绩吸引投资。有了投资之后再持续投资在核心优势之上。

 

一所学校的运行,离不开与行业主管部门建立紧密的关系,离不开与相关传媒建立的关系,离不开与行业领先企业建立的关系,更离不开与相关领域的投资机构建立的关系,更离不开与其他相关专业与等级学校之间的关系。

所以,学校运营不仅是升学率与就业率的问题。即使是一间最小规模的学校,都是五脏俱全的。

运营一所大学,你的资金来源,你的项目选择与控制,你的团队管理与教学质量都是需要自始至终地得到重视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所谓教学质量,绝对不单纯指升学率与就业率,而是由你的大学所培养出的学生素质,以及步入社会之后的口碑等方面因素构成的。

从图书到传媒、从网络到活动、从案例研究到案例传播、将客户的任何一点作为服务的时机。一所学校必须坚定自己的核心,必须要建立自身的造血机制,拥有强大的造血功能。

 

假如你的资金来源于企业,那就需要注重企业的利益需求,建立与企业之间的利益纽带,如此才能够越走越宽。

资本的需求在于投资回报,区别无非是长期回报与短期回报;政府的需求在于在经济指标上的政绩与维护安定团结的形象回报;企业的需求在于为自己的产品与服务奠定更坚实的市场基础。

因此从起步开始就需要实行项目考核制。不管资金的募集与审批、风险调控方式,关注风险优于关注收益,关注项目优于关注平台形象。

至少你的目标受众应该是相对统一的。而不要做那种包罗万象,无所不及的万金油式的大学。

 

一所学校会被关注,或者是由于俊男靓女,或者是由于活动与言论,但核心应该还是专业领域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的积累。

归根结底,学校是个培养人才的场所。

所以,大学就不仅需要有自己的著名教授、而且不管是什么级别的师生,都需要有专业类的杂志以供其发表自己的言论,需要有自己的出版社出版专业专著与合著,而出版社所依托的不仅是专业的内容资源,更重要的是包装传播推广与发行渠道资源。大学还需要有自己的正规讲坛、定期发出自己的专业并有行业及社会影响力的声音。学术交流更重要的是对前辈的敬仰与对后生的尊重。

 

学生有些时候是老师的助手,但更多的是需要走向社会,通过与老师之间的协作,通过在校内外兼职、通过成立自己的工作坊、通过学习研发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学校需要设立类似于策划部的秘书处,专门负责对外合作模式的制订、完善、调整与联络,春节之前半年之内制定出下一个年度的活动安排,依次设定的主题包括:

体育休闲、就业创业、投资融资并购、招生招商、国内国际性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产业论坛、启动仪式、颁奖典礼、周年志庆、主题演讲、短期培训等等。其中,学术交流、媒体交流、行业交流等等,都是常规需要开展的活动。而且也需要大体遵循社会节奏来走,并提前进行策划、项目报批与核准备案,提前预热招商、平台的提供。比如鼓励教授到行业其他机构中去做顾问、建立长久的可持续性的合作关系,建立案例中心,针对行业内的典型事件进行评论、邀请相关人员来校园对话并参与讨论。

 

在学校、专业学院下边,还需要有基层的策划与执行团队,那就是除了主营的教育培训业务之外,从传播到出版,从活动到论坛等等交流项目的研发与推广。

学校原本是面向年轻人的场所,是以追逐时尚与热点为主的,所以就应该在倡导埋头求学问的同时、坚定地树立抬眼看天下的理念。把知识理论与实践生活结合,从学生进校园的第一天起就需要树立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就业型的、创业型的还是学术型的、研究型的,这些都是需要提前定的。

这可以通过活动与传媒、从论坛与颁奖等方式进行优奖劣罚,用荣誉、机会、职位的授予和提升来建立积极正面的运行机制。

而民营学校需要设立类似于基金会的机构,针对学习优秀者、学科带头人、校内机构进行定期的奖励与表彰,因此董事会就成为真正的幕后老板,提供学校的启动资金与框架性平台建设,而各个专业学院也需要有自己的理事会,提供自己在教育、培训、交流、专业活动等项目在运营等方面的管理与执行督导工作。

 

贾春宝

2010年8月3日星期二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MSN: [email protected]

QQ:469063961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