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藏回来,对互联网络的竞争格局有一点点认识,特记录之,请看客不吝板砖。
对于互联网而言,目前比较成型的盈利模式包括:游戏、品牌广告、搜索、电子商务、视频广告。在游戏领域,腾讯、盛大、网易、搜狐做得最好;在品牌广告领域,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做得最好;在搜索领域、百度一家独大,谷歌是X因素,未来sogou也许还会有一些机会;在电子商务领域,阿里巴巴占垄断地位,但未来可能还会遭到京东、卓越等选手们的蚕食;对于网络视频广告,这是一个潜在的增长点,目前看来有希望的竞争者包括搜狐、youku、土豆、盛大(酷6)、baidu(奇艺)。
总结:
腾讯:主营业务为游戏,品牌广告占比还是比较低;另外,其在搜索领域和电子商务领域的投资获得大回报的可能性很低。移动互联网时代,qq的作用将会显著下降,而baidu的搜索在未来依然不可替代。
百度:百度主营业务为搜索,地位强势,随着谷歌退出而愈发强大;搜索引擎对互联网的影响远超即时通讯。百度的问题之一是,在商业化上有所创新;问题之二是,垄断永远是不可持续的。百度未来新增的业务线可能是视频,但目前而言完全是一个砸钱的买卖。
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占有垄断地位,支付宝的商业化存在巨大可能。如果说腾讯影响的是个人,百度影响的则是互联网生态,而阿里巴巴影响的就是整个产业链。但是,产业链条太大太长,通吃是不可能的,因此未来一些垂直领域的电子商务必然会蚕食阿里巴巴的市场份额。
盛大:盛大的主营业务是游戏,另外就是娱乐产业:包括文化、视频、游戏、影视等等。盛大会成为类似于迪斯尼这样的娱乐传媒巨头,盛大永远不用为盈利模式担忧,唯一需要担忧的是,未来的可能性太大,如何专注于自己的核心领域,发展核心能力,但对陈天桥而言,这应该不是问题。
搜狐:搜狐的问题是在多条业务线同时展开战斗,目前已经站稳脚跟的包括游戏和品牌广告,这两条线构成了搜狐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此外还有视频广告,张朝阳先生正在疯狂砸钱;搜索引擎,搜狗,在产品领域已经开花结果,如浏览器、输入法,但在核心搜索领域还有待提升。搜狐的另外一个小小的战略是产业化,对此不做置评。
新浪:相对与上述若干家互联网大鳄,昔日的老大已风光不在。毫无疑问,新浪在门户上的优势依然明显,但如果只依靠品牌广告一条腿走路,其与主要竞争对手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对于产业化战略,新浪比搜狐更加迫切和激进,祝愿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