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体制改革,要朝着有利于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得以实施的方向


  一场关于改革方向的大讨论在辽阔的国土上已经展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改革开放?已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遮遮掩掩,羞羞答答混不下去了!这是一场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大讨论,是一场意义完全不同的改革创新,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大解放!胡锦涛同志指出:“核心的问题不是政治体制要不要改,而是朝着什么方向改”境内外敌对势力所说的“政治体制改革”,,实际上是要我们放弃当下国人所过的比较安定的生活环境和来之不易的安定局面。而国人所要的改革,包括政治体制改革(林永青:温家宝总理在“十七大”会议所说,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恰恰需要进行深入的“政治体制改革”),是要改变当下底层人民的窘迫生活及困扰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弊端。

  不管是哪方面的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核心,笔者进来的文章也多次就此做出阐述。当下,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应该是要完善和发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他一些制度,人民代表并不是所谓“有钱人”的代表,不要哪些不懂得为人民争取权益的代表。目前地方各级政府很多官员的腐败直接伤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感情。如果不能真正解决人民群众对地方各级官员的批评与监督,人大代表不能真正代表人民群众,不能替老百姓说话,腐败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遏制,政治体制改革就很难成功,别的改革就只能做表面功夫,而不能改变其实质!只有让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会国泰民安。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是经济和社会充满活力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回答黄炎培如何防止国家政权“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周期率的提问时,就鲜明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追求人民当家作主的一贯主张:“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当前,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依然不够健全,人民依然不是主人,干部依然不是奴仆。在重大决策中,本来听证会等征求民意、吸纳民智的形式能够更好地展现民主,但在实际操作中,徇私舞弊、暗箱操作等手段严重玷污了“民主”的本质。

  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是互为条件的。政治发展的程度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程度密切相关,政治体制改革既不能滞后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不能脱离现实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解决目前我们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以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前提,加强对权力的制约、监督,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而调动人民积极性,积极稳妥地推进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