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转自ipbaobao上半年发表在《电信网技术》上的短文。
----------------
关于互联网的未来,未知远大于已知。乐观的人认为互联网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寄予了很多的期待;悲观的人认为互联网还是一个“未完成的实验”,不可持续健康发展,即将崩溃的声音十余年来不绝于耳。
未来互联网技术必将发生“革命”。“NGI/IPv6”、“未来互联网”、“物联网”、“后IP时代”直至“NGN”的说法,都可以认为是对未来互联网如何“革命”这一基本问题的,或详细或模糊的答案,但都缺乏对时间点的具体分析和预测。为了不成为互联网技术革命的“落伍者”或“先烈”,业界需要知道,不管将来会采用何种技术,未来互联网技术大约什么时候会发生革命?这里从系统复杂性的角度,对这一时间点加以分析和估算。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约瑟夫泰恩特在《复杂社会的崩溃》一书中提出,人类社会之所以变得日益复杂,是因为人类试图去解决一些所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抽象的和具体的,如文化和社会制度等的发展,也包括了人类对具体的通信和互联网的日益依赖等。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所谓“办法”,经常会成为下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循环往复。
人类社会新增加的复杂性,需要新的“能源”输入(即资源 ,或其他财富形式),才能够保证人类社会这个复杂的系统正常运转起来。 当一个社会去解决一个新“问题”时,会产生新的社会阶层、基础设施甚至官僚机构,因此需要消费更多的能源。而人类社会解决一个新问题时所带来的好处,是符合边际效益递减原则的,即人类早期所解决问题(如生存)的 收益值很高,越到现代社会收益值就越少。而如果出现能源短缺或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复杂社会就面临着崩溃的危险,可能会重新走向简单社会。
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社会,而这个虚拟社会正变得日益复杂。互联网最初是简单的,但人们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试图去解决互联网存在的各种“问题”,从灵活性、可靠性、安全性到扩展性,可以从固定的PC上网到使用手机上网,从人与人的通信发展到物体间的通信,从尽力而为(best effort)到服务质量(QoS)有保证等。而互联网上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如MPLS/TP-MPLS,Multicast, DNS, IPSec/TLS,IPv6/NAT等技术,又带来了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且边际效益递减,循环往复。当然,互联网日益复杂性不仅是上面所提到的技术层面,也同时体现在互联网的治理和商业模式等方面。
互联网新增加的复杂性,也需要新“能源”的输入,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间接的电力消耗和直接的实现复杂性上。有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互联网的耗电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8680.000亿亿千瓦时,占全球总发电量的5.3%,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能耗大户了。另外,从实现复杂度的角度看,摩尔定律提供了可以使用复杂方法解决互联网存在问题的理论基础,并且成本甚至还可以不断下降!摩尔定律提供的“无限”而“廉价”的计算、存储和传输“能源”,成就了互联网,也让业界走上了一条不断增加“能耗”来解决互联网问题的道路。
如果对互联网行业的电力能耗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就属于“资源价格上涨”。第二,如果摩尔定律失效了,业界就无法再获得无限而廉价的计算、存储和传输资源,属于“资源短缺”了。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复杂虚拟社会崩溃”。
路径依赖原理告诉我们,一旦选择某一技术路线,即使这一路线可能比其他技术路线更为糟糕,它也会持续到最终。而具体到互联网技术革命的时间表上,能耗问题显然是一个“慢性病”,长期积累等待“革命”时机,很难有明确的“革命时间点”;而摩尔定律的发现者戈登摩尔认为,摩尔定律将在2020年前后失效,这个内部核心因素将导致互联网发生技术性革命,是革命的“导火索”。当然,人们不断试图拿互联网去解决移动上网和物联网等的新“问题”,将会是重要的外部因素。
最后,如果把整个社会看成是一个日益复杂化的系统,系统的I/O畅通显然是必须的。泰恩特只是指出了“能源”是维持社会系统正常工作的“输入”以及带来的影响,但没有谈到复杂社会的“输出”如果足够大了,也会对带来重要影响。复杂社会的“输出”包括CO2的排放、垃圾、环境破坏和污染,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气候变化等。互联网这个“虚拟社会”当然也存在“输出”,如正面的促进真实社会的进步方面,也有负面的(如有害信息,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等),目前看来还不足以影响到互联网技术革命的时间点。
内外因素相加,看起来时间点大约将在2020年前后,即现在的互联网在10年内应该不会崩溃,主流技术路线不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