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的压力得不到宣泄会转移到自体的关注上来


杨老师:

您好!我在网上看到了您写给其他跟我一样处于困惑之中的人们的劝慰,感觉受益匪浅,发现其实我的烦恼很多人都有过。曾经不敢把这些说出口,怕别人说我神经,但看了那些,我感觉豁然了。

我这段时间以来一直都有强迫倾向,说起来还要追溯到高中时候,那时我对自己要求特别高,对学习环境的要求也特别高,希望座位周围都是安安静静的。刚开始时还是希望周围的邻座不说话,到后来发展到邻座转笔发出的声音我都会在意,虽然心里也清楚这些并不重要,但发自内心的还是会对环境做出很大的要求,此外,除了对环境要求高外,我对自己学习时的效率要求也很高,潜意识里就要求自己既然学了,就要全身心投入,所以高二那年,有一次我在写作业时,脑子里都在想我们班的一个同学的事,效率不是很高,结果之后就很懊恼,一直担心如果以后再想了会怎么办,挣扎了一两个月,随着寒假的结束也就不再想了,后来又有一次,看黑板听老师在讲课,我忽然觉得前面的同学我看着很碍眼,我又想要是下次我再这样想了怎么办,很害怕,但当时不知道怎么就过来了。

到了大学,我高中时的毛病还没改掉,反而变本加厉,不过到了大二,我对学习环境这个问题忽然想明白了,并不是环境影响了我,而是自己让自己束缚住了,所以以后不管环境多乱,我都能学得下去,但是我上面提到的高中时的另一个问题却没解决掉,一次我在班里上课,看到前面的两个女生,忽然蹦出这样的想法:我看见她们该学不下去了,她们很碍眼。此后,这样的想法就扩大了,不仅是人,我还会随意联想到东西,比如我学习时放在我眼前的水杯,每次学习之前我都会暗示自己,又该会有那样的想法了,而且很怕这样的想法的产生,于是我学起习来坐在那里老感觉坐立不安的,脖子感觉很不自然,脑子也沉沉的,老感觉不能自由自主的思考。

当我决心不让这种事情再发生的时候,我认真思考了很久,也看了相关的书籍,杨老师,您觉得是不是我把学习这件事情看的太重了,就像您说的,大脑就会产生蹦出一些想法和念头,这些都是正常的,只需放平心态随它而去就好,但是令我困惑的是为什么我现在一看起书来,或者是坐到课桌旁的时候,听老师讲课的时候,身体就会不自觉地产生以前的那些反应呢?会不自觉地脖子就感到僵硬,不能全身心的投入,这是为什么呢?希望杨老师帮我走出困境。

另外,很感动于老师这样无私奉献的精神,希望老师平时多注意身体O(_)O

这位同学:

您好!我认为你的问题一方面是“对学习环境的要求也特别高,……周围都是安安静静的”,而引起的目的颤抖——庄子有一个故事说,一位博弈者用瓦盆做赌注时,他的技艺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旦他用黄金做赌注,则大失水准;庄子对此现象下的定义是:“外重者内拙”。意思是说做事过度用力和意念过度集中,反而将平时可以轻松完成的事情做糟了。现在在心理学界我们把它称之为“目的颤抖”。太想缝纫好针的手会颤抖;太想踢进球的脚会颤抖;太想做大创意的脑会颤抖……。也就是说的当我们越要关注着某个目的的时候,就越难达到。对于你特别要求学习的时候“周围都是安安静静的”来说,你在学习的时候越想让自己的“周围安安静静”,那么你就越会对周围的嘈杂声越加敏感,因为你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周围的嘈杂声之上了。这就好比有一个寓言故事,一个魔鬼对一群农夫说,我可以帮你们把村子前的山变成金山,前提是你们每天都得默念“大山变金子”,这样念上九九八十一天。只是这期间不能想猴子。农夫们就开始努力念,但他们努力了十几年,都没成功。因为他们在努力提醒自己不能想猴子,结果他们就想起来了。你看看自己的表现和这个寓言故事两者之间是不是很相似呢?我想对于你的问题,只要你能做到学习的时候嘈杂就嘈杂吧,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像对待天气的变化一样——顺其自然,该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只要你不再去在意它,不为嘈杂声而烦恼,那么你就会自然而然地静下心来学习了。

另一方面可能是你过分的心理压力和内向的性格所引起的。你在上高二时肯定存在这么一些因素:老师对你不断激励;父母对你高度期望;自己对自己严格要求而加班加点进行文化课程的学习;很少参加文娱体育等活动;个性内向、孤僻、人际关系差、自卑和焦虑;很少将内心的焦虑、郁闷的痛苦向别人发泄或倾诉等等。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容易内心的压力转移到自己的身体之上,所以当你突然觉得自己的脖子僵硬的时候,就出现了把注意力转到自己“不自觉地脖子感到僵硬,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学习的情况,然后就开始怀疑自己的脖子是不是有了什么毛病。殊不知怀疑是一种心理能量,会对心理形成一种压力。在前面所谈因素和怀疑压力的共同作用之下,心理压力就会更加沉重,进而使你坐立不安。这种坐立不安又会促使你更加关注僵硬的脖子,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要改变你过分关注僵硬的脖子的症状,首先要进行一些自身性格和生活上的调节:

①认知调整。你过分关注僵硬的脖子的症状的本质是心理上的自相搏斗的结果。既然是心理上的自相搏斗的结果,那么我们不妨将它接纳为自身的特殊爱好,这样就会消除顾虑,使恐惧降低、紧张得以缓解。

②换个角度去思考。脖子僵硬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真正起作用的是我们的不良个性和思维方式。因此要有意识改变过于刻板、过分认真的做事方法,努力克服内向、孤僻、敏感、急躁、好胜等性格,不要过于认死理、钻牛角尖,换个角度去思考,事情往往会有想不到的转机。同时树立信心,勇敢乐观地去面对学习时脖子僵硬这一特殊爱好。

③不做完美主义者。世界上并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和事,只要努力了,对自己来说就是最好的。应承认和接受自己有犯错误的可能,对生活、对学习也不应太苛刻,追求极端完美只能适得其反。同时在看问题时不可太绝对,要学会相对比较,同时保持乐观的心态。

④转移注意力。当觉得脖子僵硬影响学习时,立即想办法转移注意力,尽快脱离现实症状,摆脱痛苦。例如,一旦在学习时出现脖子僵硬的情景时,马上去做感兴趣的事或听音乐,这时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感兴趣的事或音乐上,就可能会忘掉脖子僵硬的情景。

⑤要以平常心来对待,也就是学习时脖子僵硬的症状出现时,不要把它看作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像对待天气的变化一样——顺应自然,该做什么事就去做什么事,坚持把自己该做的事和能做的事做好。要想改变学习时脖子僵硬的症状,必须做到无论多么痛苦,都应该做到忍受痛苦投入到实际生活中去,做应该做的事情,以这种不怕、不理、不主动克制的态度去对待,学习时脖子僵硬的症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改善。

⑥天有阴晴雨雪,人有悲欢离合,万事万物不可能有尽善尽美、完美无缺,所以才有残缺美、曲折美等等,所以,我们每天都可能会面对障碍、挫折,乃至意想不到的失误,当然当我们尽力了,我们就不能过分苛求自己,苛求自己的结果只能使自己感到失望、失败,从而失去信心。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全才,所以我们在制定目标的时候,一定要跟据自己的长处和特点来行事,即便是事实与我们的主观愿望向背时,我们也要从自己的努力程度和刻苦程度来鉴定,切不可夸大自己的不足与弱点,并为此苦恼不堪,自卑自责,低人一等。

⑧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当你在学习时产生了脖子僵硬的症状时,不要有意识的对抗或用相反的想法去“中和”,要带着脖子僵硬的症状坚持去做应该做的事。坚持练习,必然有益。

⑨主动与他人交往,多参加集体性文娱体育活动,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培养生活中的爱好去抑制病态的兴奋点。

⑩调整生活状态。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使枯燥的日常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出现症状时,可以进行深呼吸放松(长长地、慢慢地吸气。你可以将你的肺部想象成一个气球,你想尽量将这个气球充满。当你感到气球已经全部膨胀了起来,就表明已经气沉丹田,保留两秒钟。然后,轻轻地、慢慢地将气呼出。吸气持续四秒钟,呼气也持续四秒钟。你可以一边呼吸一边数秒。为了放慢速度,你数秒的方法可以做些改变,将“一秒”变成“一个千分之一”这样可以将速度基本上降到大约一秒钟一个数字。开始吸气时,你的脑子里便开始数:“一个千分之一,两个千分之一,三个千分之一,四个千分之一”,你一定要将吸气坚持到数完“四个千分之一”,然后以同样的方法呼气。),或想象放松(想象放松法是通过一些安宁、舒缓、愉悦的情景的想象以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你要尽量运用各种感官,观其形、听其声、嗅其味、触其柔……恰如亲临其景。比如,你可以想象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散步。在一个暮春的下午,夕阳西下,余辉相映,你踩在柔软的草地上,清新的野草味、花香味以及田园味阵阵扑鼻,不时还有鸟儿鸣叫、蜂蝶飞舞。你身临其境,微风拂面,就像小时候妈妈温柔的抚摸;柔光沐浴,就像出远门时父母的谆谆叮咛;高天远山令你心旷神怡,你此时舒展全身,慢慢地做深呼吸,感到无比轻松舒坦。)。这样就可以排除杂念,心平气和,达到抑制关注脖子僵硬的目的。

以上仅是本人的一些分析及其建议,相信对你的症状缓解或消除肯定有所助益,你的朋友杨永龙祝你早日走出困境,健康而幸福地融入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