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头拉车”与“抬头看路”


  人们在起点做出目标、方向和路径选择后,接下来就上路了。

  途中发现身边原来还有一条与目标方向一致,却比自己已选择的路径更为平坦的道路,至少目光所及之处皆如此。此时,我们是按照既定的、并不平坦的路径前行,还是选择新路,以提高前行的速度?

  选择新路,我们将要付出的代价有两个:第一,必须穿过两条路之间的一片荆棘;第二。还必须面对目光无法穷极的前路形式不明的风险。

  你是会继续赶路,还是尝试走一条至少目光所及更为平坦的道路?

   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因为每一种选择背后,都存在着各种可能。

  曾经我们就走在这样一条不平坦的路上,遭遇过这样的情景,无论是因为我们对当初的选择过于执着,抑或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做出其他选择,最终还是一条道走到黑,一路走到今天。

  生活没有彩排,一旦做出选择,我们无法知道当初如果做出其他选择,对我们的未来究竟意味着什么。至少目前,我们还不能对过去曾经的选择作出真正客观的判断。

  如果我们每天都在寻找机会,随时都在挑选更改路径,我们貌似总是行走在最优的路径(相对平坦的捷径),我们可能忽略了在路径选择间我们会支付越来越高的隐性转换成本。不同的路径对设备、技术、经验、模式、机制及人员的素质等等都有各自最优的配置和要求。

  在路上,很多时候,“埋头”行走的人可能会错失一些机会,比那些不停抬头“看路”的人出发的早,却到达的晚。但我相信对大多数人而言,在路上“埋头”拉车的人会比不断“抬头看路”的人更早的抵达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