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秒 体现中国3D制作新高度


文/张书乐
  原本客厅里的一切突然消失,“我”直接来到篮球场上,与王治郅等队员一起进入激烈的篮球对抗赛中,只见一个妙传,篮球向“我”飞来,慌忙起身接球……突然“我”又回来客厅,王治郅微笑着说,嘿,球赛好看吗?原来这条广告讲述了一个故事:朋友到王治郅家里做客,被TCL 3D电视的逼真效果所“欺骗”,进入了“3D互联,我在现场”的境界。
  30秒 体现中国3D制作新高度 - 张书乐 - 武当派张三丰的疯言疯语
  最近这则还没有在电视台公开放映的广告片已成为了圈内人士议论的热门话题,TCL精心制作的这段30秒3D广告片,甚至被圈内誉为是国产版的“阿凡达”。而一个广告片拍摄的再精致又能如何?依然只是广告。其之所以引发热议,恰恰是因为这个30秒或许将打破中国3D电视内容制作所面临的窘境,标志着国内3D内容制作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0秒 体现中国3D制作新高度 - 张书乐 - 武当派张三丰的疯言疯语

   2010年,一部《阿凡达》将3D带到了普通消费者的身边。因为阿凡达效应,国内外电视机厂商立刻掀起了一股3D电视热潮。从索尼、到三星、到TCL,从偏光式、到快门式、到裸眼式,3D电视似乎一夜之间已大有星火燎原、走进千家万户之势。这在某种程度上,既迎合了“阿凡达”热映而掀起的3D观看热潮,也符合了人类对视觉震撼的无限追求和新一轮显示技术革新带来的电视更新换代浪潮。

    事实上,在电视行业,从黑白电视过渡到彩色电视,显示技术的每一次升级都离不开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推动,3D电视也再次验证了这一规律。从全球液晶电视产业来看,三星、LG是在液晶面板领域布局最完善的两家企业,在液晶电视领域较为失意的索尼、松下则希望借助3D显示技术实现翻盘。而就目前来看,索尼全产业链解决方案在3D电影、游戏、体育比赛等专业领域已形成的优势和三星先入为主的营销策略在普及率、消费者认知方面建立的暂时优势还是较为明显的,且大有西风压过东风之势,三星的销售状况更是家里红旗不倒,家外彩旗飘飘。中国企业要想有所表现,在产业布局和3D显示上必须得有所突破。

30秒 体现中国3D制作新高度 - 张书乐 - 武当派张三丰的疯言疯语
   吃螃蟹是必须的,让3D从电影走入电视,必须要有勇士来尝试。从表面看,TCL的这个30秒3D广告片的拍摄就是为了让3D电视购买者,在卖场能第一时间体验到TCL 3D电视的强大视觉冲击力。仅此而已吗?我看绝非如此,存鹰之心在高远,融鹰之神在山巅,吃螃蟹者自有吃螃蟹者的胸怀。
  
   纵观中国的3D制作现状,还是停留在电脑特技、动画制作和三维建模时代,而更多的电影也玩起了后期合成转制——2D转3D的伪活,以求低投入高产出。像《诸神之战》那样从2D后期转换成3D,就导致观影效果非常差。赶时髦、博名利导致的投机取巧和3D浮躁对中国3D产业的未来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所幸还能看到有TCL这样有责任心的企业能耗时耗资打造出中国第一条真正的3D片,哪怕是条广告片,它也标志着中国的3D制作由原先的三维建模、动画制作进入到了影像实拍阶段,标志着中国3D内容制作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30秒 体现中国3D制作新高度 - 张书乐 - 武当派张三丰的疯言疯语
   其实这也展现出了TCL在3D技术上的国内领先性。要掌握3D成像技术,绝不仅仅只是使用一台3D摄像机就够了的。它需要摄制者也就是TCL的技术人员对相位计算等算法有充分的把握度,而且动感效果如篮球这样激烈的肢体运动,一个计算失误就可能让整个视频无法入目,而恰恰是TCL工业研究院在研制3D电视过程中,充分研究并掌握了3D实际影像的成像和拍摄技术,才能够让这样的视频不仅不因为新技术的应用而走样或山寨,反而达到甚至超越阿凡达的效果。由此不难看出,TCL对3D技术的领悟已经走在了同行的前列。最起码,敢于让自己秀出来,远比光说不练,空口喊技术如何如何先进却无法验证的同行有勇气和更让人信服。
  30秒 体现中国3D制作新高度 - 张书乐 - 武当派张三丰的疯言疯语
   我相信伴随着TCL新款3D电视的上市,顾客前往各大家电商场的TCL专柜,戴上快门式眼镜,体验到逼真震撼的3D视觉效果,瞬间进入CBA的精彩现场,中国人的3D从此也不再是梦幻。索尼和三星暂时主导的3D产业,也必将受到中国王者的有力挑战,让我们为民族企业的发布加油、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