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卖方观点 100817


我们每天把收到的医药股研究报告整理汇总后放在这里的目的是方便普通投资者相对方便的集中看到分析师的观点,并不代表我的观点,申明一下。另外推荐一下民谣歌手川子的歌《今生缘》,据说是道上的兄弟最爱点的歌,很适合男人听。 

天士力 是高点也是起点

机构:中信建投

研究员:罗樨

评级:增持

盈利预计:公司2010年、2011年和2012年的EPS为0.85、1.04和1.29元

主要观点:

1.销售费用率降低净利润增速超预期。公司2010年中期实现净利润1.95万元,同比增长42%,毛利率的提高和销售费用率的降低是净利润增速超过销售收入增速的主要因素。公司的市场覆盖率已经非常高,未来销量的增长除了漫长的消费升级之路外还要靠改变医生的处方习惯,而FDA的II期临床试验为公司的学术营销提供了利器。未来毛利率也会比较稳定,成本压力不大。

2.丹滴通过FDA临床II期并获SPA占领中药制高点。复方丹参滴丸(以下简称丹滴)FDA的临床II期结果说明了丹滴对预防和治疗心绞痛安全、有效。丹滴上市14年来销售增长已经到了一个平台期,FDA临床II期的结果不仅为通过III期临床并拿到FDA的新药证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阶段对公司还能起到提升国内销售的作用。丹滴主要用于治疗稳定性心绞痛,而现在的标准治疗方案为β-阻滞剂、调脂药、硝酸甘油和阿司匹林,并没有丹滴。FDA临床II期的结果无疑为公司的学术营销提供了利器,其中安全、有效、多靶点和经济性将会成为学术推广中的亮点,临床医生的标准治疗方案或许会因此改写,医生的处方习惯也将改变,随之而来的是更加广阔的市场增量。

3.大品种战略布局中仅仅是起点。公司目前的产品线主要分布在心血管、脑血管、消化肝病、糖尿病和感冒五个治疗领域,另外还有疫苗产品,而心血管、脑血管和糖尿病都是容易出大品种的领域,公司增长较快的二线品种和储备品种都密集地集中在这几个治疗领域。公司目前的销售情况是丹滴一支独秀,但大品种战略已经悄然布局,从品种到营销,公司再次站在了起跑线。

 

马应龙:治痔类药物提价效应显现,未来看点在基层医疗市场

机构:金元证券

研究员:魏芳

评级:增持

盈利预计:预计10-12年的EPS分别为0.97,1.31,1.64元

主要观点:

1.上半年经营稳健,业绩符合预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974万,同比增长9.44%;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8566.96万,同比下降17.09%;每股收益0.52元。净利润下滑主要因证券市场下跌公司证券投资收入大幅减少。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是8432.70万元,同比增长29.82%。

2.治痔类产品受益提价实现快速增长,基层医疗机构将是公司未来最大的市场增长点。治痔类产品收入为2.12亿,同比增30.53%,毛利率为79.35%,同比增加2.96个百分点。收入和毛利率上升主要因痔疮膏提价影响。公司上半年适当降低药店市场营销投入,大力投入基层医疗市场和基本药物招标。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未来治痔类产品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3.肛肠医院快速发展。实现营业收入962万,毛利率达61%;去年全年仅247万,基本盈亏平衡。公司肛肠医院起步阶段发展势头良好,并且可能会加快扩张速度。

4.药店业务暂停扩张,毛利水平有所提高。受医疗体制改革影响药店扩张基本停滞,药品零售批发业务营收2.95亿,同比减少4%。公司对零售和批发业务整合提高毛利水平1.48%到14.60%。

5.证券投资收益明显减少。上半年公司投资收益661万元,同比减少5569万元。

 

爱尔眼科:收入快速增长,管理费用率上升

机构:宏源证券

研究员:孙伟娜

评级:中性

盈利预计:预计2010~2012年公司将实现EPS为0.46,0.62,0.82元

主要观点:

1.2010年中期净利润增长21.98%。2010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3.70亿元,同比增长38.93%,归属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5230.4万元,同比增长21.98%,实现EPS0.20元。

2.毛利率小幅下降,营业收入保持高速增长。公司医疗服务毛利率同比小幅下降1.41%,药品销售毛利率下降2.41%,配镜业务毛利率同比增长0.34%,营业总收入增长38.9%。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新收购的原因费用较大,在不考虑技术进步和新项目开展的情况下,未来公司的主营业务的毛利率仍有可能出现小幅的下降,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将依靠连锁模式下的快速扩张和品牌效应下患者的大量增加。但未来3年公司的营业收入都将保持30%以上的增长。

3.“横向扩张”与“纵向渗透”多层次、多区域扩张,管理费用率上升。

4.今年1-6月份,公司一方面兼并收购了南充麦格、重庆麦格、石家庄麦格、天津麦格等四家医院100%的股权,以及湖南康视持有的南昌爱尔、济南爱尔的全部股权;另一方面,采取自建方式分别在昆明、长春、菏泽、南京等城市设立了连锁医院。快速扩张导致管理费用率同比增加3.5个百分点,但销售费用控制良好,销售费用率下降1.3个百分点。尽管目前费用较大,但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5.应收账款增加,资产减值准备大幅增加。公司上半年加快了收购和新建医院的速度,营业规模的扩大,导致应收账款较期初增加105%,达3733万元,资产减值损失164.8万元,同比增加465.31%。公司营业收入保持高速增长,资产减值绝对数额较小,对公司利润影响不大。

 

康芝药业半年报点评:快速成长的儿童用药企业

机构:华泰证券

研究员:范炳邑

评级:

盈利预计:

主要观点:

1.公司作为国内少有的定位于第三终端儿童用药专业药企,市场切入点很好。我们认为儿童用药行业与成人用药行业相比确实是一个较为新兴的行业,且市场容量大,竞争企业较少。同时,2009年我国儿童用药中仍有50%左右是以成人用药品减半给儿童使用。康芝是最早发现并主动介入第三终端市场营销的专业厂商之一,我们认为未来将受益于新医改带来的第三终端市场容量扩张,未来很可能采取类似“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

2.公司产品并非高端品种,但定位市场亦非高端市场。我们较为认可公司的销售策略,公司主导产品尼美舒利上半年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了43.96%和72.73%,毛利率提升了3个百分点。我们更看好公司买断经营的新品种,诸如氨金黄敏颗粒等,我们认为,随着募投后产能问题解决,公司买断品种通过既有的销售渠道,未来会逐步产生规模效益。

 

康美药业:终端拓展崭露头角

机构:国元证券

研究员:刘斌

评级:推荐

盈利预计:预计10-12年EPS分别为0.41、0.52、0.81元

主要观点:

1.中药饮片放慢增长,低于预期:上半年中药饮片实现收入4.81亿,同比仅增长10.6%,毛利率受到中药材涨价影响小幅下降了1.14个百分点,中药饮片经过近几年的高速扩张,在广东市场占有率达到30-40%左右,省外市场的开拓仍旧比较缓慢,下半年成都中药饮片基地的投产将可能给饮片带来新的增长动力,而北京基地受到拿地的限制,进程比较慢,三期产能的释放超过一、二期之和,将极大地缓解产能紧张,预计中药饮片下半年将有30%增长,全年中药饮片增长22%;

2.中药材贸易是亮点,成为利润增长贡献的主力:上半年中药材贸易实现收入匡算为7.87亿,占收入的比重提高到53%,匡算毛利率为36.7%,较去年大幅提升9.2个百分点,主要是今年一季度许多中药材涨价达到高点,公司之前囤积的一些贵重中药材,如三七、人参等获益匪浅,存货库存商品也因此持续增长,同比增96%,在全球通胀支撑因素逐渐明晰前提下,我们预计下半年中药材价格可能继续维持高位,另外贸易业务亦有较大的盈余调控空间;

3.下游扩展成效显现:09年4月收购的新开河人参项目资产目前正在整合,红参市场约10个亿,去年收购上海峰拓展渠道,看来逐步开始产生效益,报告期新开河人参已经实现4000多万收入,半年就超过了去年1年收入,保健食品开始贡献收入,报告期实现收入3500万,但我们也看到公司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提升了连续两个季度都在提升,同比去年中期分别2.79和0.84个百分点,应该说幅度还是不小,我们将继续观察公司终端盈利点的培养是否存在快速放量的过程。

 

华海药业2010年中报点评:中报低于预期,等待制剂出口

机构:东方证券

研究员:庄琰

评级:增持

盈利预计:调整公司10-11年的业绩到0.39元和0.55元/股(调整前为0.46元和0.65元/股)。

主要观点:

1.中报低于预期:公司中报情况低于我们预期。二季度公司销售增速放缓,销售收入环比下滑1700万元,同比增速由一季度的17%下滑到1.1%。

2.虽然毛利率情况与一季度相比基本稳定,但销售和研发支出继续高企,导致公司营业利润率环比下滑2.5个百分点。二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1886万元,环比下滑近2200万元,低于我们的预期。

3.沙坦类增速略低,制剂增速较快:收到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的影响,公司上半年普利类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同比下滑9%;毛利率下滑4.17个百分点至38.59%,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但沙坦类药物增速略低于预期,上半年实现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15.68%;毛利率为33.64%,微长0.46个百分点;虽然大规模制剂定制出口尚未实现,但公司的制剂收入仍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实现收入4987万元,同比增长66.26%;毛利率76%,基本稳定。

4.投入持续增长,费用率大幅提升:由于制剂等产品销售规模快速扩大,公司上半年销售费用为2100万左右,同比大幅提高82%;同时受到新产品研发力度加大,国际制剂注册申报规模扩大以及管理人员增长的影响,公司报告期管理费用为1.02亿,同比增长31.32%。我们认为公司正处于产品结构和经营战略转型期,虽然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的较大投入在短期内影响公司利润,但仍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5.期待国际制剂定制业务实现突破:公司未来将继续大力发展制剂业务,并将快速推进国际制剂业务的发展,加深与国际原研药厂的发展,未来两年或将成为公司国际制剂定制业务实现突破的年度。我们认为目前国际产业转移中的市场机遇良好,期待公司国际制剂业务实现突破。

 

鱼跃医疗:战略明晰,三轮驱动快速发展

机构:安信证券

研究员:洪露

评级:增持A

盈利预计:对公司2010、2011年的业绩预测分别为每股收益0.67元、1.02元

主要观点:

1.鱼跃优势DNA是OTC销售。近期我们对公司进行了实地调研,并与公司高管对公司目前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战略做了深入地探讨。公司康复护理系列、医药供氧系列OTC产品销售仍是目前支撑业绩快速增长的基石。2010年16月,两大系列分别实现销售收入3.03亿元、1.23亿元,同比增长了60%、100%。医用供氧系列毛利率达47.42%,同比增加了10.56个百分点,规模效益、成本控制、销售均价的提高是主要原因。随着公司压缩机今后实现自产替代外购,预期制氧机的毛利率会进一步提高至50%以上。公司产能仍存瓶颈,尤其轮椅制造链长,提高产能需假以时日,近期轮椅供不应求,后续随着产能扩增,销售增长空间将更大。

2.临床线产品是战略性安排。上半年公司医用影像设备系列销售748万元,因去年同期贵州中大标559台高频X光机,故销售同比下降。设备类采购周期性强、依赖招投标,公司销售仍处于培育期,近两年对业绩贡献有限。目前临床销售人员有70人,年底将扩增至100人。短期临床线产品以高质医用耗材、X光机为主,但随着公司产品系列、销售网络的逐步完善,未来23年后临床线产品的销售会对优势的OTC产品形成必要的补充。

3.购并、OEM、自主研发,三轮驱动快速发展。公司以往凭借多层次、广覆盖的“渠道精耕战略”,强大的OTC营销实力,同一通路上的多产品延伸策略,对经销商的管控能力,有效保证了销售收入的快速增长。年底前OTC销售人员将从230人增至300人,样本店直控终端从500个将增至1,000个。公司一直以来注重研发投入,逐步形成南京和苏州两大研发中心,分别致力于机电一体化和高分子材料研发。未来公司除了自主研发外,也会考虑通过并购和OEM的形式,快速获得更好的技术和产品资源,公司作为销售通路强大的品牌商,将实现更快的大跨度、多品类的终端覆盖。

4.人才战略和体制完善是支撑企业发展的软条件。公司处于高速发展期,近年来人才引进、管理团队不断充实,内部管理、体制完善尤为重视。快速发展的行业、战略定位明晰的企业、不断与时俱进的团队和不断完善的体制,将保证公司未来长期可持续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