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政策性住房规划设计方案评选结束。从7月8日起一直到8月7日,“北京市近期建设政策性住房规划设计方案展”开始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进行展出,位于16个区县的42个政策性住房的规划设计方案集体亮相,听取市民意见。
展出的42个政策性住房规划设计方案因均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因此已被市规划委要求设计单位对方案修改后再进行展出。
政策房设计的集体“枪毙”再一次提醒我们,政策房设计重“面子”,更要重“里子”。
由全经联可续建筑委员会、新浪乐居主办的全经联观点第十四期——政策房设计重“面子”,更要重“里子”主题论坛于2010年8月12日下午13:30——15:30在新浪乐居举行。全经联可续建筑委员会主任、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开彦,全经联可续建筑委员会副主任、原首规委副总建筑师谢远骥,全经联秘书长杨乐渝,全经联可续建筑委员会秘书长、豪尔斯企业董事长李小宁,全经联副秘书长姜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主持人卫东,京华时报记者翟烜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主要观点归纳如下:
第一,中国房地产正面临重要转型,保障房将成为各方关注焦点。作为从业人员和行业组织,应发挥专业资源优势,积极关注并参与保障房的定位、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及运营管理。
第二,保障房是社会公共资源,是全体纳税人的资产,在运营的全过程应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第三,根据保障房保障的对象不同,应对保障房的规划设计标准进行区分,以确保资源的合理有效的使用。从短期看,可发挥社会资源的力量,对廉租房,尤其是公租房的建设标准进行研究,制定相应的标准图集,指导开发建设;从长期看,应研究保障房的规划设计规范问题。
第四,保障房不是低品质住房,需贯彻“全寿命、可持续”的设计观点来进行设计,本着“节约资源、控制成本、提高建造效率、保证品质”原则来进行建设,应大力倡导住宅产业化在保障房中的应用,发挥万科等房地产龙头企业在产业化方面的优势,共同推进保障房的产业化进程。
第五,北京市本次举办保障房设计成果展览,向社会公开征求对保障房设计的意见,对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障房设计和建设意义重大,保障房的户型小、设计难度大,需要各方专业人士提出更多意见,以保证保障房的功能合理、技术合理,避免因为产品的技术折旧而成为城市建筑垃圾。
第六,保障房作为社会公共资源,应和商品房彻底划断,政府需要从制度上、体制层面进行创新和调整,并应开始研究立法—《住房保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