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博士如搏命又有博士生跳楼亡


 

读书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博士如搏命又有博士生跳楼亡

 

陈绪国

 

 

又是一个杯具!惊悉南京理工博士生跳楼自杀,除了心潮澎湃还是心潮澎湃,除了杯具还是杯具。

报载,自杀者姓张,27岁,江西上饶人,一直成绩优异,其家庭经济状况十分拮据,父亲下岗开摩的为生,母亲没有工作,家中还有一个在湖南某大学读二年级的弟弟。张某于81日晚1010左右在南京理工大学跳缕自杀。

其实,一听说大学生自杀、研究生自杀、博士生自杀,答案早已有之。那是癞痢头上的蚤子—明摆着的:那一定是穷人的孩子,草根的孩子。达官贵人的孩子,吃香喝辣的孩子,前程似锦的孩子,衣食无忧的孩子,断然不会出现这种下作的事情,八辈子也轮不到贵族孩子跳楼自杀。

张效文就读的专业是南京理工最好的专业,还有一年就可以毕业了。但是,就人生旅程而言,其学业和人生都只不过是“行百里者半九十”,一切都如一缕青烟,烟消云散了。

事发当天晚上8时左右,张效文曾给导师和同学发了短信:“朱老师,我发现,本科毕业就应该直接工作了!我选对了老板,但您选错了学生,真的很感激这三年的细心指导!您是一个好老师,以后会有好的学生!”这是最后的诀别书和后悔书,字里行间透视了多少无奈和无助?张效文以这种极特别极特别的方式来抗议现行的人才和教育制度,就像革命烈士赴汤蹈火般的英勇献身。

是读大学,还是不读大学?是继续读大学,还是找个工作养家糊口?这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如果是摊在计划经济和福利社会年代,这根本不是问题,这毫无悬念。因为,在毛润之领导下的社会,再穷也不能穷学生,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所有大学生、研究生和中专生、技校生都有铁饭碗一个;所有学生的学费全免,还有生活费补助,甚至于生活费补助吃不完,用不完,甚至于可以倒贴家用。如今这世道全变得不成样子了,一切都翻转过来了。哪怕是钻进了象牙之塔,哪怕钻进了象牙塔之尖,穷学生依然是穷学生,苦孩子仍然是苦孩子,注定了某些穷孩子、苦学生被钉上命运的十字架,如耶稣一样壮烈献身。

是读大学,还是不读大学?是继续读大学,还是找个工作养家糊口?这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因为如今的世道变了,教育市场化、人才市场化就像达摩克利斯宝剑一样的高高悬挂在穷困学子的头顶上,剑上仅仅只有几根头发丝系着,秒秒钟可以砸在穷困学子的头上。唯一的办法,是离开达剑远点,再远点。世上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完全靠自己救济自己。

所谓教育市场化,就是一座新的大山,对于普罗大众实施阶级压迫。读大学,读硕士,读博士,对于穷困学子更是如西西弗斯从山底下向山上推石头,推上石头又滚下来,推上石头又滚下来,……西西弗斯的劳役永无止境。

“本科毕业就应该直接工作了!”这是穷困学子们最好的答案,最好的选择,最好的博士论文。也是穷困学子用自己一生的血和泪写成的博士论文。

对于穷困学子而言,解决温饱与生存之道,才是人生的第一大课,并且别无选择!读研究生,读博士,读个鸟书呀?博士,不是搏命,不是用自己的命甚至于全家人的命来搏!这叫“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叫“退一步海阔天高”,这叫“忠孝两全”,这叫“天命难违”,这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叫“读书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读书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读书如炒股,有得赚,有得赔。有的赚得个盆满钵满,有的赔得个倾家荡产。有的人赔得起,有的人赔不起。有的人连卿卿性命也赔进去了。这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读研,读博,似科举考试,又不是科举考试。科举考试是什么?是在“有教无类”的平民教育化、仕途通达化大政策和大环境产生的教育激励机制,所有中举学士都有金饭碗可端的。

清代的学士吴敬梓(17011754)写过一本著名小说《儒林外史》,里面有许多主人公受到科举制度的戮害。其中,“范进中举”是个悲喜交集的角色。范进与周进一样,是个连考二十余次不取的老童生。发榜那天,家里没有早饭米,只得抱了正在下蛋的母鸡到集上去卖。听到中举的消息后,他起初不敢相信,既而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与狂奔,欢喜得发了疯。直到挨了丈人胡屠户的几记重重的耳光之后才清醒过来。从此他就“平步登天”,有许多人奉承他,不到两三个月,田产房屋,奴仆丫环全都有了。当然,范进是不幸中的万幸。如果他不中举,一家老小要不了多少时日,保不准将活活饿死。中举之前,范进已经是负债累累、无米下锅了。

想想如今的大学生,一进学校门就负债累累了,到头来,银行贷款还不起,毕业证书也被学校扣压。这种事例确实有很多。

曾记得,不久之前,有一位研究生状告学校强迫他读博士,当然这是奇闻。这也说明了有些大学生是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法律是保障人权尊严和自由的,关键在于,是应当好好地利用他,维护他。

南京理工博士生张效文,家境如范进一样,已经是穷困潦倒了,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可惜他没有范进那样的好运气……

 

 

 

相关资料:

广州日报2010813星期五 A12网闻版《网曝南京理工博士生跳楼自杀隐情》,记者李颖。

 

 

相关链接:

价值中国陈绪国职业日志-

海归博士跳楼谁之过?

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自杀再次拷问社会救助机制

 

 

 

字数:2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