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虚高一直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也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攻坚项目。怎样才能解决老百姓“看病贵”这个难题呢?这是让很多地方政府领导都感到头痛的事情。但是,陕西省子长县在县委书记薛海涛的带领下却找到了解决这个难题的“金钥匙”,这里真正解决了百姓“看病贵”。
子长县政府驻地为闻名全国的瓦窑堡镇,这里是中共统一战线思想路线的诞生地,子长县则因为陕北红军将领谢子长而得名。2009年,全县人口26万,地方财政收入7亿元左右。始于2008年6月的“子长医改”,经过一年多的改革实践,不仅根除了“以药养医”的顽症,而且稳定了医疗队伍,大幅降低了医疗价格,使公立医院逐步由营利性向公益性转变。
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子长县,为何能够成为全国新医改的探路者?县委书记薛海涛回答说:首先要改变的是执政理念问题,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薛海涛说,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把医院推向市场,当时也许是正确的。但现在医院的基础设施、医疗队伍发展壮大了,而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却越来越突出,改革势在必行。这位书记认为所谓的看病难,在县域范围内主要是看病贵问题,而看病贵主要体现在医药价格、检查费用和大处方等方面。
子长县委、县政府经过充分调研了解到医院“以药养医”的体制和政府投入不足是导致群众看病贵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两个导致百姓“看病贵”的重要原因子长县采取了以下措施。
运用市场手段,切断医药厂家、医药代表与医务人员之间利益链
2009年6月起,这个县改变了过去由医疗单位采购药品的做法,实行全县统一招标采购药品。通过全县所有公立医疗机构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减少流通环节,切断了医药厂家、医药代表与医务人员之间的利益链,以大额团购换取药品低价格,全县城乡所有药品实现了同质同价,药价更加公开透明。统计数字显示,实行药品县级统一采购后,1044种常用药品较市场价格下降了40.39%,116种重点议价药品较市场价格下降了48%。与医改前相比,子长县医院药品价格总体下降了40%左右。
取消了原本政策允许的公立医院15%药品加价,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医院减收部分由县财政集中补贴。
仅此一项,每年可直接减轻患者负担500多万元。据了解,医改一年多来,住院病人月平均费用下降了44.8%,门诊患者月平均费用下降了45%。
运用行政手段,改革供养方式,促进公立医院回归公益事业
中国的公立医院大多是政府差额拨款,差额部分要靠医院自身赚钱补贴。由于利益的驱动,导致个别医生开大处方和高价药,包括进行过度的医疗检查。为了扭转这一逐利倾向,子长县决定改变本地公立医院的财政供养方式,由差额拨款全部改为全额拨款,医务人员津贴补助和人才培养费用全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这样又可以将一大笔费用让利给患者。种植牙 烤瓷牙
为了让公立医院“轻装上阵”,子长县决定将公立医院1900多万元的债务统一打包,由政府财政负责偿还。为了帮助公立医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子长县财政每年投入130万元,奖励为医院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医务人员。不仅如此,县政府还增加医疗设备投入,规定医院只按成本价格收取检查费用,医院不用考虑回收仪器成本。
实行全额拨款后,县财政一年比过去多支出1000万元,但是有效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缓和了医患关系,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
对医生的考核,将过去的处方金额提成改为处方数量提成,
让“大处方”没有市场。举例来说,如果现在再开大处方,就会减少患者去他那里就诊;反之,看病开药让百姓看得起,患者会更多地选择他。医术好、服务好、看病便宜的医生,相应的口碑和待遇都会比较好。
子长县通过一系列的医改措施,将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下调了55%以上。调查显示,子长县90%以上到医院就医的患者对此表示满意。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石英指出,“子长医改”的经验表明:
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缺的不是钱而是社会责任,这需要在执政理念上有所转变,在执政能力建设上有所体现。结肠癌是什么症状、肛门口长了个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