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指数再创新高。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受蔬菜、肉禽等食品价格普涨推动,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3%,涨幅创下年内新高。


 

  食品价格上涨推高CPI


 

  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比上个月扩大0.4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4%。此前业界就普遍预测,7月份的CPI将超过3%。食品价格上涨对CPI的走高有明显影响,7月食品价格上涨6.8%,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3.6%,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3%。


 

  CPI统计篮子中的八大类商品7月同比“六涨两降”,交通通讯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0.7%,衣着类价格同比下降0.8%,其他六大类商品价格均同比上涨。


 

  PPI同比上涨4.8%


 

  7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4.8%,比上个月下降1.6个百分点。6月开始,PPI涨幅连续两个月回落。PPI的数据明显低于预期。此前机构对于7月PPI的预测中值为5.6%。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如期继续环比下滑,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比6月份回落0.3%;1-7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9866亿元,同比增长24.9%,比1-6月回落0.6%。这两个投资数据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53亿元,同比增长17.9%,比上个月回落0.4%。虽然还维持在18%左右的高位,但环比4月、5月的18.5%、18.7%还是有明显降幅。


 

  另外,央行公布的货币数据显示,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328亿元,同比多增1637亿元。但环比6月的6034亿有706亿的减少,还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位的水平,按照季度前期密集投放态势来看,8、9月可能降至5000亿水平之下。那么,下半年3万亿,全年7.5万亿的信贷目标不难实现。


 

  通胀形势或放缓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认为物价走势不确定因素很多。一是经济在回暖,总需求会增强;二是相关部门对通胀预期会适度调控;三是工业企业生产环节价格在下降,会传导到PPI;四是今年8、9月份受翘尾因素影响减弱;五是虽然遭到灾害,但是中国粮食供求总体会平衡,粮价不会大幅上涨。盛来运认为,物价下行因素将有利于国家实现CPI全年调控的目标,CPI调控目标实现已具备一定的数据基础。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尽管7月CPI创了年内新高,由于下半年物价存在不确定性较大,也不能预测8月份的CPI一定下降。


 

  业内人士分析称,随着中国政府近期对房产市场的调控损害了国内需求,中国通胀形势将继续放缓。(编辑 谢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