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炮专栏
如题,谁在肆无忌惮地往我们的邮箱,往我们的手机,往我们的生活中,塞进如此多的垃圾邮件、垃圾短信、垃圾电子。除了我们的个人信息资料遭不法厂商贩售案有重新抬头之势外,提供上述电子信息服务的供应商,其实也是我们最大的电子垃圾制造商。
且慢说我这个结论略显武断。比如说,最近打开我常用的雅虎邮箱,收件箱里满眼尽见铺天盖地的垃圾邮件,前20条邮件里居然有16条是垃圾邮件,而自动过滤的垃圾箱里19条邮件中又有6条不是垃圾邮件。任是我删了又删,将垃圾发信人拉至黑名单,把平常联系人放到信任名单里,第二天继续有无数打着”雅虎管理员”或者”管理员通知”或者“某知名厂商”的名义,继续执着地往我邮箱里塞进主题未必只是“恭喜中奖”之类的垃圾邮件。
起初还以为这是中国雅虎和美国雅虎这几年内哄升级带来的个案。细问一下,无论是使用163邮箱,还是运营商热捧的139手机邮箱,兄弟姐妹们普遍反映均在忍受着新一轮的垃圾邮件狂轰滥炸之苦。相比起早几年前网易、新浪、搜狐等邮箱巨头为了主推收费邮箱,而坐视纵容不法厂商肆无忌惮向免费邮箱里发送垃圾邮件不同,如今的邮箱巨头诸候大局初定,盈利更没有指望通过邮箱收费这种模式,加上国内针对电子邮件垃圾的打压早已经深入人心,这新一轮如此泛滥的垃圾邮件潮显然别有原因。。
事实上,随着电子邮箱已经成为现代人办公、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电子邮箱及其邮箱主人的个人信息资料,也成为不法厂商新一轮瞄准的目标。只不过几年前,这不法厂商主要是指漫无目的群发垃圾邮件的小公司小终端;而如今,这不法厂商则包括了为了在竞争中占据更主动位置的一些上游资源厂商。在他们眼里,每一个固定邮箱背后的,正是他们所谓精确营销的目标客户群。
细细分析本人雅虎邮箱里的垃圾邮件也可以看得出来。以往那种漫无目的散发的黄赌毒网站信息已然不是主角,垃圾邮件出品方更多的是有组织地公然作案,即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精明的商家“精确发送”出的商业推广邮件,垃圾邮件主题可以分门别类为“零售业推销”、“运营商资费套餐推荐”、“旅游、交通业推销”、“网站、互联网产品或服务推广”、“房地产推销”、“教育培训”等。可怕的是,如今的邮箱垃圾制作者明显比以往的小公司匿名公司档次要高级许多,其中既看得出有雅虎、腾讯、新浪等知名IT厂商的影子,招行、建行、运营商、以及若干房地产商都堂而皇之成为垃圾邮件提供商。
这还真的不能认定是孤立的事件,也岂只是垃圾邮箱问题呢。诸位都常有半夜手机乱叫的抱怨经历,不消说那是垃圾短信肇的逆。如今那打个间隔号进行的所谓诈骗短信其实并不多见了,反而是知名酒店会所、房产中介、运营商等促销短信任何时段都可能不约而至,且动辙就是数条短信连发;正常工作生活中莫名其妙接到的房产中介、银行保险、电信资费套餐等业务推销的电话也是此起彼伏,你的家庭住址单位地址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对方一点都不比你陌生。
究竟是谁把我们的信息资料给卖了,这个答案,可能相关人等心知肚明。某种意义上说,凭什么不许小广告小公司滥发短信广告,而知名公司就可以打着业务合法的幌子四处招摇撞骗?这不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么?
如题,谁在肆无忌惮地往我们的邮箱,往我们的手机,往我们的生活中,塞进如此多的垃圾邮件、垃圾短信、垃圾电子。除了我们的个人信息资料遭不法厂商贩售案有重新抬头之势外,提供上述电子信息服务的供应商,其实也是我们最大的电子垃圾制造商。
且慢说我这个结论略显武断。比如说,最近打开我常用的雅虎邮箱,收件箱里满眼尽见铺天盖地的垃圾邮件,前20条邮件里居然有16条是垃圾邮件,而自动过滤的垃圾箱里19条邮件中又有6条不是垃圾邮件。任是我删了又删,将垃圾发信人拉至黑名单,把平常联系人放到信任名单里,第二天继续有无数打着”雅虎管理员”或者”管理员通知”或者“某知名厂商”的名义,继续执着地往我邮箱里塞进主题未必只是“恭喜中奖”之类的垃圾邮件。
起初还以为这是中国雅虎和美国雅虎这几年内哄升级带来的个案。细问一下,无论是使用163邮箱,还是运营商热捧的139手机邮箱,兄弟姐妹们普遍反映均在忍受着新一轮的垃圾邮件狂轰滥炸之苦。相比起早几年前网易、新浪、搜狐等邮箱巨头为了主推收费邮箱,而坐视纵容不法厂商肆无忌惮向免费邮箱里发送垃圾邮件不同,如今的邮箱巨头诸候大局初定,盈利更没有指望通过邮箱收费这种模式,加上国内针对电子邮件垃圾的打压早已经深入人心,这新一轮如此泛滥的垃圾邮件潮显然别有原因。。
事实上,随着电子邮箱已经成为现代人办公、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电子邮箱及其邮箱主人的个人信息资料,也成为不法厂商新一轮瞄准的目标。只不过几年前,这不法厂商主要是指漫无目的群发垃圾邮件的小公司小终端;而如今,这不法厂商则包括了为了在竞争中占据更主动位置的一些上游资源厂商。在他们眼里,每一个固定邮箱背后的,正是他们所谓精确营销的目标客户群。
细细分析本人雅虎邮箱里的垃圾邮件也可以看得出来。以往那种漫无目的散发的黄赌毒网站信息已然不是主角,垃圾邮件出品方更多的是有组织地公然作案,即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精明的商家“精确发送”出的商业推广邮件,垃圾邮件主题可以分门别类为“零售业推销”、“运营商资费套餐推荐”、“旅游、交通业推销”、“网站、互联网产品或服务推广”、“房地产推销”、“教育培训”等。可怕的是,如今的邮箱垃圾制作者明显比以往的小公司匿名公司档次要高级许多,其中既看得出有雅虎、腾讯、新浪等知名IT厂商的影子,招行、建行、运营商、以及若干房地产商都堂而皇之成为垃圾邮件提供商。
这还真的不能认定是孤立的事件,也岂只是垃圾邮箱问题呢。诸位都常有半夜手机乱叫的抱怨经历,不消说那是垃圾短信肇的逆。如今那打个间隔号进行的所谓诈骗短信其实并不多见了,反而是知名酒店会所、房产中介、运营商等促销短信任何时段都可能不约而至,且动辙就是数条短信连发;正常工作生活中莫名其妙接到的房产中介、银行保险、电信资费套餐等业务推销的电话也是此起彼伏,你的家庭住址单位地址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对方一点都不比你陌生。
究竟是谁把我们的信息资料给卖了,这个答案,可能相关人等心知肚明。某种意义上说,凭什么不许小广告小公司滥发短信广告,而知名公司就可以打着业务合法的幌子四处招摇撞骗?这不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