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镇“英伦名苑”工程的背后
坐落在杨柳青镇元宝岛南侧的英伦名苑,对于居住在那的人们来说,可能是个喜剧,但是,对于那些经历了两年辛苦鏖战的建筑工人来说,却是个现实的悲剧。
山东梁山县第三建筑公司和河北大城县建筑工程公司的一千一百多名农民建筑工兄弟,承担了该工程中的C、D两个区域19栋共计49861平米的工程施工,合计工程造价3734万元。当他们接到这个工程时,一千一百多名农民兄弟,带着朴实的愿望,开始了对大楼的建造,在他们看来也在建造者自己未来的幸福。没想到,这却是他们梦魇的开始。
2006年7月,这一千多名农民兄原属的山东城祥建筑公司,从北京金普光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金普光)那里承包了上述工程,。在2006年年底的时候,一切都蒙在的鼓里的上千名农民兄弟被强令更换了公司的名号,由原来的山东城祥改为山东梁山县第三建筑公司和河北大城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在这期间,已经接连发生了很多的不愉快。施工之初,图纸不全,道路运输不畅,管理越权混乱,拖欠工程款,恶意阻挠施工,包揽承包方债务,挪用款项。。。。。。致使施工步步受阻。虽然工人们心急如焚,对他们来说,耽误一天,就是耽误一天的收入,但是,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他们在耐心等待。后来经不住公司的劝说和许诺,工程算勉强开工了。
开始的不顺利,预示了后来的坎坷,其艰辛程度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料。施工进行到半年,就出现了改旗易帜的事情,谁也不明白原因。在磕磕绊绊中,工程总算结束了,2008年1月16日,正式通过了验收。
工程进展不顺,接下来的工程款项支付,更是艰难。
工程竣工以后,施工单位曾多次要求金普光作结算,并要求金普光就指定材料、增项、变更等事宜作出答复或商谈。金普光对此置之不理,施工方多次催促,一直无果。
根据程序和相关约定,只有在工程验收合格和结清工程款项以后,施工方方可交出房屋钥匙。
壹川开发公司(英伦名苑项目中,杨柳青镇政府的全权委托方)和金普光却强迫施工方交楼。2008年5月下旬,他们召集40多名身份不明的人员,强制更换了C区两个楼号8个单元门的钥匙。
为了缓解杨柳青镇政府还迁户的住房之急,施工方由交付了19个楼号中的9个楼号。
事情已经过去了两年,2010年6月29日,壹川公司通知施工方负责人王长征、翟海臣到壹川公司商量交楼结算之事。次日下午2点,壹川公司代表、金普光负责人宋红,施工方代表翟海臣等人,在壹川公司和金普光答应尽快商量结算事情之后,签订了交楼承诺。当时,有施工方委托的三位律师在场。
然而,2010年7月2号早上7点左右,金普光公司负责人宋红带领几十个人突然闯进雅庭园12号楼前,焊死了所有的楼门。现场的看守工人慌忙拨打110报警。。。。。。。
下午2点钟,事情的进展更加让所有的人目瞪口呆,所料不及。一百多人在宋红的指挥下,扔东西,恐吓人。。。。。。他们分工明确,指挥有序,显然受过专门的调理。
25号楼的姚言才夫妇,刚要前去阻止,立即招来十几个人的围攻,姚言才头部被木棒击中,鼻口出血,晕倒在地,他的妻子刚要去找宋红评理,招来的又是一轮更残暴的拳打脚踢,手掌被撕裂,血溅满地。
接警后的110,迅速赶到现场,带走了姚言才的妻子和其中两个打人的歹徒。出乎意料的事发生了,短短的几分钟后,两个被带走的歹徒重返“施工现场”,继续焊门、打人、扔东西。
截止发稿时,一千多名农民兄弟的血汗钱,仍然遥遥无期,打人的凶手仍然逍遥法外。施工方多次催要无果。
工程款拖欠,拒不商谈,强行收房,光天化日,残暴殴打工人,面对警察,镇定自如,这是一帮什么人,他们拥有什么背景,可以公然藐视法律,挑衅社会?
北京金普光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一个注册地在北京市通州县漷县镇工业区漷兴四街68号,注册资金仅仅50万的科技公司,2005年8月15日成立。仅仅经过一年的积累,竟然可以投资一个8470多万的房地产工程,可见确实应有些背景。可是在2010年7月6日的下午,在北京红盾网查询的企业信息中,营业状态却显示:吊销!
天津壹川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在网上没有搜索到任何关于该公司的开发项目和成功的楼盘,只有在天津市建委房地产处下发的“关于开展天津市房地产开发企业2009年度资质年检的通知”中,该企业赫然在列。根据该通知显示,此次年检的重点一是对企业执行国家和我市房地产相关管理制度,规范运作、诚信经营的情况进行审核。二是对企业执行资质动态管理有关制度情况和按规定配备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情况进行审核。三是以项目手册和统计报表为主要依据,对企业开发经营业绩情况进行审核。从有关的网站公开信息来看,该公司营业状况正常。
从有关的资料显示,壹川开发公司是杨柳青镇政府在“英伦名苑”项目中的全权委托方,注册资金在2010万,而北京金普光科技有限公司是一个仅仅成立一年,注册资金50万的企业,却受壹川公司的委托成为了该工程的投资商。实力悬殊如此之大的双方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这中间究竟有何关系?
近期,网上的某些公开信息又显示,2006年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政府以“新农村建设”为由,未经审批擅自征收该镇十五街村700亩耕地,部分正是用于英伦名苑的建设。
英伦名苑,原是杨柳青镇政府为开发“元宝岛”而设立的岛内居民安置还迁住宅项目,小区占地415.5亩,占总征地面积的59.3%,自2006年完成征收土地以后,四年来,其他土地仍在荒芜。广大菜农的饭碗,如今,变成了一片荒滩。
菜农失去了饭碗,民工拿不到工资,政府怀着良好意愿的社会工程,为何却处处怨声载道?试问,是名苑,还是“民怨”?!(泓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