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40万套空置房”的意义


    真是墙倒众人推,面对全国打压房地产的风潮,国家电网公司也出来落井下石,前几天发布消息称全国的电表6个月为零的空置房屋达到6540万套,足够2亿人居住。国内空置房高达6540万套可供2亿人居住,报道出来之后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大家普遍的想法是:现在住房供应过剩了,炒房的人太多了,房屋供不应求是一个假象,所以楼市要跌。估计也有人开始骂娘了,这么多空置的房子,应该往死里整他们。

    可是这些空置房对于解决住房供求矛盾有意义吗?

    首先,我们看一下这些空置房在哪里?前些年我去过几个新区看过,房子一大片,住户了无几,我曾经在威海银滩找几个物业保安了解了一下,其中一个小区(上千户,而且已经交付近两年)保安告诉我,一个冬季小区里面一户没有,整个银滩冬天在马路上碰不到几个人,住户大都在夏天去住一两个月而已。归纳一下,这类住房多集中在:1)城市的新城区,近些年各地政府争先恐后的搬迁,每搬到一个地方总是先开始造城运动,各级官员要不分房要不就是集资建房,然后忽悠开发商去开发,但是这些新城区因为没有生活配套,也没有就业环境,说白了因为距离和交通的问题,这些房子对于普通购房者并非有效供应,只能是一座空城,等着经济慢慢发展之后才能充实起来;2)是所谓的旅游度假区,近两年特别是沿海地区,大肆开发度假房,估计整个中国绵长的海岸线上的空置房占掉6540万套的大部分,而这些度假房只能是有钱人消遣使用;3)就是一些不发达的中小城市大面积的旧城旧村改造,一家分好几套房子,因为没有足够的流动人口,只能空置着了;4)不排除很多地方的养老房,有些即将退休的人,因为孩子要结婚,而城市房价又太高,或者向往清闲一些的生活,所以到小城镇置业,等退休之后居住。

    其次我们可以看一些这些空置房的拥有者,他们大都是特殊需求群体,真正的投资客(或者说专业投资客)占的比重很小,报道里也提到了“空置房比较多存在于地段不是很好、相关市政基础设施还没有完善的小区。”我想这些投资回报率很低的房子估计专业的投资者也不会感兴趣的。同样也不会成为普通购房者的需求目标。

    所以摆出这么吓人的数字意义不大,他们根本不是有效的供应对象,城市普通住宅的供求矛盾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这种矛盾在中国估计还会存在十年八年的,单纯靠打压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还是要运用市场的手段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