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中国历史典籍,就知西安曾是多朝古都,相比之下,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韵味格外格外深厚。不论是秦朝还是汉朝、唐朝,都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有着辉煌的成就。那些世代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乃至各式各样的奇人轶总令今人津津乐道,前有秦朝阿房宫,后有唐朝大明宫,等等,不一而足。今天人们,正在乐此不疲地演绎着有关那些岁月的故事。时至今日,在整个国家处在大建设阶段的历史背景,西安也不甘寂寞,依傍着厚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各类建设项目纷纷上马,延续着、迸发着这个古老都市的另类繁华。
挖掘西安的商业价值,免不了要在历史古迹上打些“主意”,但在坚定的文物保护主义林立的古都西安,对包括古城墙在内的古迹进行修缮甚至创新性的再造,总是会面对这样那样的质疑。这不,西安斥资120亿重修城墙的报道登上了新浪首页的头条,就有很多人反讥之:又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把戏——工程完结之后,不但是城墙会失去本来的古朴原貌,反而会使城市古朴、深邃的文化主调变得华丽、浮泛而又媚俗。
当然,西安市政府或许也有他们的苦衷,毕竟,他们也不能守着金碗要饭吃吧。有学者表示,他们并不反对古建筑进行商业开发,完全可以用现代的东西去体现中国古代建筑思想中的精髓,而不是随便地、简单地给“高楼大厦盖帽子。”此项影响面很大的投资,动工之前引起争议也可以理解,笔者以为,各种声音之中,老百姓的看法是不能忽略的,也可能是最佳的建议。
网友claude_guo 说:我家就住在城墙附近,平时散步经常围着她走,偶尔也上城墙玩玩。我觉得这么多年来,城墙周边的环境改善是有目共睹的,环城西苑我觉得是成功的,城内顺城巷的改造也是成功的,以前这些地方都是类似棚户区的地方,现在多漂亮啊。至于点亮,我觉得城墙就应该点亮,现在的城市到处是光污染,如果城墙没有合适的照明是会被淹没在周边其他光污染中的!至于重修城墙炒高地价之说更是无稽之谈,如果说曲江模式抬高地价我同意,因为那里是新区有大量的土地资源。要说城墙周围早就没有什么土地资源可供开发啦。
新浪陕西省西安市网友随心而飞说:包装城墙有个度,只要不是对历史旧迹的永久性破坏,适当的现代化装点更能使历史文物焕发时代的生机,我们要做成可恢复旧貌的景观。西安人肯定也知道,以前的护城河是什么样子,淤泥堆积,臭气熏天,我很欣赏将来可以在城墙里行船这一点,护城河多么好的历史遗产只有这样才能被深刻体验,以前我们只能站在岸边观望那护城河和一河污水,当然商业化才是这些经费的解决之道。适当的商业化,适当的改造装点,我们要把握这个度!
这是对西安斥资120亿重修城墙这一方案的赞赏性评语,当然,也有反面论调。有网友对此评论称:人造"古"城! 现代"古城"! 不孝子孙,亵渎祖先!在笔者看来,最为应心的一句评语当属“有创意才有创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笔者近些年来突出强调的一个要点。最近在参与圆明园二河开项目招标评审工作之际,接触了数个对圆明园进行创意性再造的方案,感觉他们的想法都各有千秋,但是,如何在坚持遗传密码的基础上,科学融入新的时代内涵,使景区价值得以再现同时实现质的提升,该是所有文化古迹进行修葺甚至再造的核心诉求。
毫无疑问,真正的创意没有污染,科学的创意必能增收。我们衷心的祝愿西安市的创意化再造确能使其“梦回唐朝”——愿那些逝去千年之久的“开元盛世”,再一次漫布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大街小巷。
给西安120亿:城墙重修能否“梦回唐朝”?
评论
9 views